谢紫雨足足折腾了到后半夜,才被扶上产床。
元启帝看着在眼前晃悠的嫔妃们,把人都给赶回去睡觉去了。
他现在没心思搭理这些人,偏偏一个个的跟看不见似的,时不时跟他说两句话,他第一次觉得后宫的嫔妃这么没有眼力见。
“陛下,臣妾和马妹妹留下可好?我们两个都担心宜妹妹!”丽妃见元启帝要赶她们回去,赶紧出声道。
丽妃和谢紫雨相处这么久,自然很担心,回去了也睡不着,还不如留下来,说不定还有什么地方是她可以帮上忙的呢
“你们就留下来吧。”元启帝看着她们两人面上的表情不象是在作假,也知道平日里三人关系最好,思考一会儿就答应了。
丽妃和马婕妤两人赶紧谢恩,她们也知道现在元启帝不想任何人打扰,于是就坐在自己得位置上,默默的看着产房。
皇太后手里拿着佛珠,不停的祈祷着,希望谢紫雨能够平平安安的把孩子给生下来。
“常喜,你亲自去通传,今日罢朝一日!”元启帝眼看着到了上朝的时辰,谢紫雨肚子里的孩子还没有生下来,不由得有些着急,索性罢朝一日。
“是!”常喜赶紧去前朝通知各位大人。
“陛下口谕,今日罢朝一日!”
常喜说完就想要离开,他还要回去迎接小主子的出生呢!
“常喜公公,且慢!”常喜还没有来得及离开,就被喊住了。
喊住常喜的正是尚书令,也是丽妃的父亲。
“尚书令大人何事?奴才还等着回去伺候陛下呢!”常喜挥了挥拂尘,拱手道。
“今日可是陛下出了什么事情?怎会突然罢朝?”尚书令询问道。
元启帝登基多年,从来没有一日缺席过朝政,这还是第一次,所以大家都有些担心。
“大人别急,陛下安好,只是今日宫中有有喜事,所以陛下决定罢朝一日,大人请回?”
常喜看在丽妃的面上,简单提点两句,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之后自己就先离开了。
“大人,常喜公公说的宫中有喜,这喜从何来呀?”尚书令的门生,如今的尚书左丞,有些不解的询问道。
“如今宫中除了添丁进口的大事,还有什么事情能让陛下连早朝都不上了?”尚书令看着自己的门生,反问道。
在常喜说出来的时候,他就已经猜到了,算算日子,也是在这几天了。
“王爷?”今日早朝,定王也在,所以听见常喜的话以后,平国公就到了定王身边。
“不必惊慌,等着吧!”定王面色虽然不好看,但是还是出声安慰道。
他也知道宫里如今的喜事就只有这么一桩,心里虽然不高兴,但是面上还是不敢表现出来。
在谢紫雨孕期的时候,他没有找到机会对付她,现在孩子出生了,说不定他就可以对付孩子了。
说不定,连他的好皇兄,他也可以一起对付了,毕竟皇兄年纪大了,孩子又小,出点儿什么事情,也是可能的。
定王心里已经有了粗略的计划,但是不到万不得已,这计划不能实施,也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毕竟隔墙有耳,所以他只是安抚了平国公一番,关于这个计划,他一个字也没提。
平国公见定王这样说,也就没有再说什么,自行出宫了。
能够混到朝堂上的人,都不是什么傻子,在经过尚书令的提醒,再加之定王的面色,大家都猜出来是怎么一回事。
保皇派心里都期盼着小皇子的诞生,至于其他怀有心思的人,也不敢表现出来。
他们可不是定王,太后给他们撑腰,现在可是在皇宫,如果他们行为不当,传到了元启帝的耳朵里,说不定他们的前程也就到头了。
众人心思各异,虽然出了宫,但是眼睛都盯着宫里,就等着什么时候报喜。
而元启帝几人,在乾清宫坐了一晚上,草草的吃过早膳,又开始等着了。
“皇帝,情况如何?”皇太后到底年纪大了,熬不住,后半夜被元启帝给劝回去了,结果还没有几个时辰,皇太后又过来了。
“母后,您怎么这么快就过来了,现在还没有消息。”元启帝赶紧起身扶住皇太后。
“御医和稳婆怎么说?”皇太后有些担心,这都生了一个晚上了,孩子还没有出来,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御医和稳婆说一切都好。”元启帝派人进去询问过,春兰亲自出来回的话。
“皇帝,宜昭容情况如何?”太后今早起来得到消息,匆匆而来。
“哀家昨晚睡得早,所以没有接到消息,现在知道了就赶紧过来了,小皇子如何,宜昭容如何?”太后见元启帝没有回答,又开始询问。
“回太后,一切都好!”元启帝淡淡的说道,他对于太后的感情,已经在一顿酒中消散殆尽了,所以太后来或不来,他也不关心。
“行了,都坐下等吧,咋咋呼呼的别影响了宜昭容!”皇太后现在对于太后没有好脸色,说完以后自己就率先坐下。
“是!”太后屈膝道。
如果不是怕到时宫中有闲话,她才不会过来呢,过来还要受皇太后的气。
要不是她儿子登基,就皇太后无子,其他皇子登基以后,也只是一个名头罢了,哪里还能象现在这样,作威作福。
太后又看了一眼元启帝,这孩子到底不是她亲自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