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朝,众人刚一踏进殿中,就感觉气氛不对。
等元启帝一到,众人刚三呼万岁,就见御史上前,拿出奏折,对着元启帝拱手。
“陛下,臣有本要奏!”
“呈上来!”元启帝看着眼前这人,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他的庶孙女是定王世子的妾室,他可是名副其实的定王一党。
“陛下,如今京城中都在传,贤妃娘娘并不是真的病重,而是小皇子得了天花!”
“天花此症,京城外也有发现,还会传染,臣肯定陛下为了大局考虑,为了天下的百姓考虑!”御史跪下,说道。
“城外的天花,朕早已派出太医,让他前去诊治,京城中的流言,朕昨日也下旨让京兆尹,顺天府和刑部一起彻查,贤妃身子不适,太医院也有记录,不知爱卿有何异议?”
元启帝不紧不慢的说着,眼睛死死的盯着跪在下首的人。
元启帝登基多年,自有一番威仪,现在被他这样看着,御史头上冒汗,他不由得抬头看了一眼定王,接收到定王的眼神,他咬咬牙,继续禀报。
“陛下行事,臣自无异议,只是小皇子这病到底传染,所以臣恳请陛下,把小皇子送出宫,单独治疔,以免影响宫中贵人!”
只要他们今日能够逼得小皇子出了宫,那么就算是小皇子没有得天花,他们也能让小皇子得上,或者直接命丧黄泉!
“放肆!”
他们两人的眉来眼去,没有逃过元启帝的视线,听见御史这样说,元启帝没有控制住脾气,大怒。
“陛下息怒!”众大臣赶紧跪下。
“陛下,孙大人此言,虽然有失偏颇,但是也是实话,臣等明白,小皇子是陛下唯一的子嗣,陛下珍重万分,只是还请陛下以国事为重!”有一位定王一派的官员大着胆子禀报道。
“朕说了,贤妃的脉案太医院有记录,众位若是不信,大可去求证,至于皇子,他是朕的儿子,自然只能生活在这宫里!”
元启帝看着定王,说道。
“行了,有事启奏,无事就退朝!”元启帝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很快,就有一些元启帝的心腹跳出来,不给定王一派的人说话的机会,就把话题给引向了别处。
“常喜,你传信给左统领,让他最近打起精神来!”一下朝,元启帝就吩咐道。
今天经过他这么一弄,定王没有达到目的,自然不会这么轻易的放弃,所以元启帝就是在逼,他在逼迫定王自己出手。
“奴才遵旨!”常喜跟着元启帝这么久,经历了不少的风风雨雨,自然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元启帝猜得没有错,定王现在确实很不满意,回了府中就开始发脾气!
“该死!竟然没有如愿!”定王在书房大发脾气。
“王爷,如今发脾气没有用呀,您息怒!”幕僚看着他这个样子,赶紧劝说道。
“王爷,如今王妃在宫中,可知道宫中到底是什么情况?”
“本王怎么知道,景仁宫被皇帝给护得跟眼珠子似的,一点儿消息也不知道!”定王有些烦躁的说道。
“王爷,现在没有消息,对于我们来说,何尝不是一个好消息呢?”
“哦,此话怎讲?”定王看着说话的这个幕僚。
“王爷,如果没得手,知道有人对皇子动手,宫中一定不是现在这样的反应,但是如果得手了,反而不会让消息传出来,毕竟这是唯一的皇子!”
那人在皇子两个字上加重了声音。
“你倒是提醒了本王,想来本王的好侄子,如今已经快不行了吧!”
定王说完就大笑出声。
“王爷,现在可是一个好时机呀!”那人赶紧说道。
“什么好时机?”
“王爷,现如今小皇子生死不明,陛下正是着急的时候,我们何不一鼓作气,直接攻入皇宫,取得尊位?到时候这天下之主,可就是您了!”那人谄媚的说道。
“你这倒是说到了本王的心坎上,只是如今师出无名!”定王沉思片刻,说道。
“王爷,史书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等您登上帝位,还怕什么师出无名?再说了,如今小皇子生死不明,就是最好的师出有名!”
“好,就按照你说的做!”定王一听这话,觉得有道理,赶紧同意了。
“尔等为本王尽心尽力,本王牢记于心,等本王登上尊位,一定不会忘了诸位!”
“臣等多谢王爷!”
定王如今还在沾沾自喜,想着自己马上就要成为这大梁最尊贵的人了,却不知道这终究是黄粱一梦。
没过两日,定王谋反的消息,传遍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