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你这是什么话?你怎么不是哀家亲生的?”
太后愣了一瞬,大声质问道。
“当年哀家位分不够,所以不能把你养在自己的身边,只能忍着把你送到皇太后身边去,哀家承认这些年是忽略了你,但是你不能怀疑你是不是哀家亲生的这样的事情,你真是太让哀家失望了!”
太后这话说得痛心疾首,就好象是元启帝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是吗?那同样是亲生的,为何你对定王这样上心,对朕又是另外一回事?”
“哀家承认,哀家对你确实没有对定王那样上心,但是你有当时的皇后,如今的皇太后的疼爱,就连先帝,对你也是很看重的,但是定王就只有哀家这个做母亲的!”
“况且你是兄长,又是皇子,那个时候也轮不上哀家来教导你了!”
太后这一番话说得格外的用力,就象是使出了全身的力气。
“皇帝,不管怎样,你和定王都是哀家亲生的,哀家对你们两个的心是一样的,哀家看不得你们兄弟两人自相残杀,你就看在哀家如今病成这个样子,时日无多的情况下,放过定王一次吧!”太后虚弱道。
但是太后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一句话,彻底点燃了元启帝心里的怒火。
“太后说对我们两个的心是一样的,那朕今日就问问您,为何能够狠下心给朕下绝嗣药?光给朕下还不够,还放任定王在你宫里对后宫的嫔妃们动手?”
“不想自相残杀,但是太后难道不知道吗?是你的好儿子,单方面的想要杀了朕,他手里的刀,离朕就只有分毫之差,如果不是朕小心,那刀都插到朕的身体里了!”
“现在,太后想着三言两语让朕放了一个对朕起了杀心的人,太后认为可能吗?”
元启帝从龙椅上起来,边说边走,一步一步离太后更近,最后这一句话,更是看着太后的眼睛说的。
“哀家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是哀家的亲儿子,哀家巴不得你子孙满堂,怎么可能给你下药?”太后着急忙慌的反驳道,但是却连看着元启帝都不敢。
“哀家知道了,一定是皇太后告诉你的,她看哀家不顺眼已经很久了,就是因为有哀家在,她觉得哀家挡了她的路!”
“皇帝,你可不能因为这个,就怀疑我们两人的母子之情呀!”
“你还敢攀扯母后!”元启帝生气的把御案上的奏折给扫到地上!
“你别忘了,当初朕发着高烧,人差点活不下的时候,你忙着定王,是皇太后不眠不休,衣不解带,亲自照顾着朕!”
“也是皇太后从小把朕当成亲子一般抚养长大,不仅让朕在你全心全意照顾定王的时候有一个依靠,更是让朕能够在这吃人的后宫中活下来,甚至被父皇给看重!”
“就连你,也正是因为有了皇太后的支持,所以才能够坐上这尊贵无比的太后之位!”
“所以你最不应该说的,就是她!没有皇太后,就没有朕的今日!”元启帝郑重的说道。
“至于当年的事情,真相到底如何,朕自己会查,不是你三言两语就能够说开的,铁证如山,太后抵赖不了!”元启帝发完怒火,现如今稍微冷静下来。
“朕既然把这件事情给归在了定王的头上,就代表着朕不再跟你计较这件事情,所以太后大可放心,没人会知道你这样的心狠手辣!”
“你是朕的生母,朕这条命是你给的,大梁一向以孝治国,朕也不会对你做什么,但是后面这些日子,你就好好的在慈安宫待着吧!好好养病!”元启帝淡然道。
他认为这样做,也算对得起太后的生育之恩了,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定王能够有今日的举动,和太后脱不了干系。
“既然太后身子不适,朕也就不久留了!”元启帝看着一脸不可置信的太后,冷声道。
“皇帝,你这是要禁了哀家的足吗?你就不怕御史和宗室的折子吗?你就不顾礼法吗?”皇太后大声道。
“朕担心太后的病情,所以为了太后能够安心养病,这才出此下策,想来御史和宗室也能够理解,不会说什么的!”
“更何况,朕只是让你不要出慈安宫,但是又没有说您不是太后,您现在依然是尊贵的太后!”
“你,你不孝!”
“既然太后这样认为,朕也没有办法,朕就看着天下众人,是如何评价朕的!”元启帝说完也不管太后是什么表情,直接对着殿外高声呼喊。
“常喜,太后身子不适,你亲自把人给送回慈安宫,让太医好好给她治病,没有大事就不要让人去慈安宫打扰太后了!”
“奴才遵旨!”常喜就象是没有看见养心殿里面的一片狼借,躬身道。
“太后娘娘,您请!”
太后看着元启帝的样子,也知道他这是铁了心了,也没有挣扎,被若华和一个小宫女半扶半架着离开了养心殿。
太后去养心殿的消息,很快就被皇太后知道了。
“竹嬷嬷,你说她这是为什么呢?不管是皇帝还是定王,坐在那个位置,她都是宫里尊贵的太后,她这是图什么?”皇太后有些不理解,询问着和她一起逗着煜儿的竹嬷嬷。
“娘娘,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手心的肉,终究是要厚一些,也亲一些!”竹嬷嬷道。
听了竹嬷嬷的话,皇太后心里想着,也是这个道理,只是如今心里不知道应该作何感想。
不由得想到了她当年,进宫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