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煜儿的周岁宴,宫里上上下下张灯结彩的,一片热闹的气氛。
被元启帝圈禁在慈安宫的太后也知道了外面的动静,她艰难的从床上爬起来,询问着若华,外面是什么动静。
“回太后娘娘,今日是小皇子的周岁礼!”若华看着太后,小心翼翼的说道。
自从定王谋反失败,被陛下赐死以后,太后就象是变了一个人,不哭也不闹,也没有管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如今太后身边就只有她一个奴婢在,其他的都被陛下给送走了,她因为陪着太后的时间比较长,所以现在还留着。
若华知道,陛下留着她不是因为对太后心软什么的,纯粹是为了名声,不想让人知道一国太后被架空了,身边连个知心人都没有。
所以若华知道自己能够留下一命不容易,这些日子伺候太后也算是尽心尽力。
现在听见太后突然过问宫中的事情,她有些为难,不知应不应该告诉太后,但是还是实话实说了。
“这么快,那孩子都满周岁了!”太后听见若华的话,这才反应过来。
她缠绵病榻,实在没有精力去管外面的事情,不知道如今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她的皇儿被狠心的兄长赐死离开她,也有半年了。
“太后娘娘!”若华有些担心的看着太后。
“哀家无妨!”太后摆摆手,又在若华的搀扶下重新躺下去。
毕竟是皇帝这辈子唯一的孩子,周岁宴办得热闹些,也是应该的,如今宫里这么热闹,不都是因为他吗?
太后又想到定王世子妃肚子里的孩子,算算日子,也应该快要出生了吧,就是不知道会是重孙子,还是重孙女。
可惜如今她这个样子,定王府众人也被圈禁着,她没有办法知道消息。
但是太后没想到的是,她心心念念的重孙子,早就在定王一家下狱以后,受了惊吓,如今已经没了。
并且定王的几个儿子,因为定王还在的时候,定王府的人仗势欺人,如今没有了他和太后撑腰,日子过得格外的艰难。
就连她的母家,也就是定王妃的娘家,虽然元启帝留了他们一命,没有动手,但是现在还被关在府里,每日只允许采买的奴才出去。
这日子过得也是格外的艰难,就好象头上悬了一把大刀,就等着什么时候落下来,直接砸在他们的头上,让他们一命呜呼。
显然,太后并不知道这个情况,也不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重孙子没了。
太后在询问完若华以后,自己躺下,想起了定王,不由得流出了眼泪。
当初如果她再果断一些,阻止了定王谋反,或者当初她直接弄死贤妃,不让皇子出生,再不济直接弄死皇帝,她的皇儿是不是就不用死了?
太后心里想了许多,但是不管她怎样想,定王如今也是臭名远扬的叛贼了。
太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慢慢睡了过去。
若华看着这些日子苍老了许多的主子,叹了一口气,给她盖好被子,吩咐两个小宫女在门外守着,她就出去了。
门外的两个小宫女是刚被分配到慈安宫来的,两人知道,以现在太后的地位,她们在这宫里前途缈茫,两人伺候着也不是很上心。
现在若华让她们两人守着,两人无聊,就开始聊天了。
“你说,我们还要在这里待多久?”其中一个圆脸的小宫女询问着身边的人。
“不知道,可能等里面那位没了,我们或许就能分配去其他宫里了吧!”另外一位方脸的宫女道。
“如今这宫里最好的去处就是贤妃娘娘的景仁宫了,贤妃娘娘出手大方,而且待宫人又好,从来没有听说过她有打骂宫人的事情。”圆脸小宫女带着一些期许的说道。
“是呀,如今贤妃娘娘那里,就是宫里最好的去处了,特别是如今小皇子成了太子,如果能在他身边伺候,也算是前途无量了,哪怕将来被放出宫,也是一个谈资,不象现在!”方脸宫女附和道。
她也想去贤妃宫里,但是她们两个无权无势,手里又没有积蓄,不能用来打点,就只有被派来如今相当于大牢的慈安宫。
“你说,里面这位好歹是陛下的亲娘,陛下难道真的就对她不管不顾的了?这么久了也没有来看她一眼?”圆脸小宫女凑到方脸小宫女身边,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她是陛下的亲娘没有错,但是她对陛下可不象是亲子一样,她对现在已经没了的定王才是亲子,为了定王,甚至不惜拖着病体,想要去逼迫陛下,放了他,你说,这样陛下和她亲得起来吗?”方脸小宫女同样压低了声音道。
“如果不是有皇太后在上面压着,陛下还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呢!”方脸宫女说道。
“原来是这样,我就是这可是陛下的亲娘,陛下再怎样也不会这样对她,想来陛下是彻底对她寒心了吧!”圆脸小宫女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说道。
她们两人聊得正在兴头上,自认为声音很小,但是两人却不知道,如今的慈安宫安静得落针可闻,她们两人的对话,被不知道什么时候醒过来的太后给听得一清二楚。
太后原本听着两个小宫女就敢嫌弃她的时候,心里十分的愤怒,她可是太后,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委屈,刚想要发怒,就听见她们说元启帝立了小皇子为太子!
太后一下子就瞪大了眼睛,太子之位,她和定王两人虎视眈眈了这么久,就想着把太子之位收入囊中。
但是没想到他们想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