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元启帝听见这个消息,简直大喜过望,瞬间就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陛下!”看着元启帝的动作,把常喜给吓了一跳,赶紧上前。
元启帝没有管常喜伸出来的手,他盯着万福,“你说贤妃有喜了?”
“回陛下,今日娘娘感觉身子有些不适,所以让奴才去请太医,经过太医的诊断,娘娘确实有喜了!”
万福见元启帝询问,赶紧把自己知道得都说出来。
“好!好!好!”元启帝一连三个好字,表现了他心里的激动。
“贤妃真是朕的福星呀!”元启帝不由得大声称赞道。
贤妃在他当年如此为难的时候怀上煜儿,他原本以为这辈子就只有煜儿这么一个亲生血脉,但是没想到贤妃如今又给了他惊喜。
“常喜,摆驾景仁宫,朕要去看看贤妃!”元启帝说着不等常喜反应,就大步向前走着。
“太子下学以后,让人把他送回景仁宫!”元启帝虽然忧心谢紫雨和她肚子里的孩子,但是煜儿还是放在心上的。
毕竟煜儿是他亲自教养了这么多年的孩子,肯定不是还没有出生的孩子能够比得上的。
元启帝这边听闻喜讯以后,就去了景仁宫探望谢紫雨,皇太后那边也不例外。
皇太后原本身子有些不适,躺在榻上,但是一听完芳嬷嬷的话,顿时就觉得人精神了许多。
“竹嬷嬷,你听见没有,贤妃又有喜了!”皇太后拉着竹嬷嬷的手,高兴的说道。
“回主子,奴婢听见了,恭喜主子,您又要做皇祖母了!”竹嬷嬷也是高兴的附和道。
“快快快,去库房把兄长前些日子给哀家送来的百年老参带上,咱们去景仁宫!”皇太后指挥着竹嬷嬷。
“主子,这是大人给您补身子用的,您这是?”竹嬷嬷听见皇太后的话,有些迟疑。
“哀家不需要补身子,哀家感觉现在身子好极了,贤妃和皇嗣重要,这样的好东西,给贤妃补补,才是应该的,哀家如果要补,还有其他的!”皇太后大手一挥,不接受反驳。
“奴婢遵命!”竹嬷嬷听见皇太后都这样说了,也只好赶紧去库房里把那支人参给包起来,跟在皇太后身后,一起去景仁宫。
皇太后到景仁宫的时候,元启帝已经到了一会儿了,现在正拉着谢紫雨的手嘘寒问暖的,关心着谢紫雨。
“贤妃呀,赶紧坐下,无需多礼!”谢紫雨听见皇太后驾到的消息,刚想站起来迎接,就被进来的皇太后给扶住了。
皇太后拉着谢紫雨坐下,一把挤开儿子,自己拉着谢紫雨的手,关心的询问道:“你如今感觉如何,身子可有什么不适?”
“回皇太后娘娘,如今月份还小,臣妾并没有什么不适!”谢紫雨被皇太后给拉着,躬敬的回答道。
“没事儿就好,如今你的身子最重要,要是有什么不适的地方,一定要说出来,哀家给你带了一只人参,让夏荷收下吧!”皇太后拍了拍谢紫雨的手,说道。
“臣妾多谢皇太后娘娘关心!”谢紫雨听见皇太后这话,不由得有些感动。
“这算什么,只要对你身子好就行了!”皇太后不以为然,她见过的好东西太多了,哪怕百年老参难得,但是她也不放在心上。
“如今你怀了身子,正是需要静养的时候,手里的事情就先放一放,就让德妃和丽妃两人先帮着管一管!”皇太后说道。
“等你生了孩子,这些该是你的权利,哀家自然会又给你,你就安心养胎就是了!”皇太后怕谢紫雨多想,影响肚子里的孩子,又赶紧说道。
“娘娘放心,臣妾明白,就算是娘娘不说,臣妾也想着把手里的东西给交出去,现在娘娘说了,臣妾多谢娘娘体恤!”谢紫雨真心实意的说道。
“那你就好好养着吧!”皇太后点点头,对于谢紫雨的懂事。她是很满意的。
元启帝原本想拉着谢紫雨,表达一番自己对她的关心,但是没想到被母亲给挤了出来,他只好坐在一旁,听母亲对贤妃关心。
等皇太后关心完谢紫雨以后,元启帝又询问了太医关于谢紫雨的情况,还下旨让当初谢紫雨怀煜儿的时候照顾她的几个太医,现在又来当差,照顾贤妃和皇嗣。
皇太后在一旁听着,直点头,如今谢紫雨身子重,太医一定要常备着好。
元启帝和皇太后两人在景仁宫坐了一会儿,皇太后如今的身子到底有些不适,所以就提出了离开,让谢紫雨好生休养。
元启帝为表孝心,提出送皇太后回去,皇太后也没有拒绝。
“皇帝呀,当年选秀,留下贤妃,在哀家看来,这是哀家做的最正确的决定!”皇太后被元启帝亲自送回宫,不由得感叹道。
“母后英明!”元启帝附和道。
他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原本以她的身体,能有煜儿,已经是大幸了,没想到如今还能再有孩子,这一定是上天的恩赐!
“如今有些事情,也应该提上日程了,贤妃不仅诞下皇嗣,于社稷有功,打理后宫也是井井有条,哀家很是满意!”皇太后提点着。
“母后放心,儿子心里有数!”元启帝明白皇太后的意思,赶紧说道。
皇太后听见这话,这才没有说什么,她如今要好好养好身子,这样明年又可以抱皇孙了!
元启帝把皇太后送回去以后,又去了景仁宫,他如今心情格外的激动,索性就让人把奏折送到景仁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