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而过,谢紫雨登上后位已经半年了。
这半年以来,宫里的事情有贵妃和良妃两人协助,谢紫雨更多的时间还是照顾三个尚在襁保中的孩子。
自从端午宫宴的事情发生以后,众人也知道了元启帝和皇太后对谢紫雨的态度,如今也没有人敢在她面前放肆。
毕竟卫老王妃风光了一辈子,如今都被皇太后亲自下旨,关在了府里。
听说那侧妃如今也已经失宠,卫王也许久没有去过她的院子,卫王甚至和舅家都有些疏远。
众人从卫王的态度中也明白了些什么,看来当初京城中的传言与事实不符呀!
现已经进入寒冬,外面白雪皑皑,红墙白雪,寒意骤生。
团团圆圆满满正月末出生,如今已经有十个月了。
他们虽然没有煜儿当年那般聪慧,但是还是比一般的孩子要聪慧一些。
如今已经学会叫“娘”,把他们放在地上,已经爬得格外的熟练。
谢紫雨如今是皇后,自然就不能象当初在景仁宫这样随意,直接让人把正殿的桌子这些都包起来,方便煜儿爬。
时不时就有命妇递牌子进宫请安,甚至宗室的一些问题,她也要处理,坤宁宫少不了多了许多外人,为了皇家颜面,所以坤宁宫的正殿并没有包着桌角。
谢紫雨平日里都是在偏殿陪着团团圆圆满满玩耍的。
“主子,奴婢准备好了,还请主子移步!”夏荷从外面进来,来到谢紫雨面前,禀报道。
“那走吧!”谢紫雨看着三个玩得正高兴的孩子,让乳母等人看着,自己跟着夏荷一起出去。
坤宁宫作为皇后的寝宫,自然有自己的小厨房的,甚至比当初谢紫雨在景仁宫的时候大上不少。
夏荷如今虽然常去小厨房,但是她并不象从前一样,日日待在小厨房。
她毕竟是谢紫雨的大宫女,如今也是有品级的女官,自然跟在主子身侧,为主子排忧解难。
今日进厨房,也不过是谢紫雨前两日想着,要为煜儿做一次长寿面罢了。
煜儿今年的生辰一过,就要搬离坤宁宫,正式入住东宫了。
不仅如此,煜儿从前只是在元启帝身边学习,元启帝兴致来了,会教他一些治国理政的事情,毕竟年幼,也没有正式教导。
但这次不一样,煜儿生辰以后,他除了去上书房跟着太傅学习,还要去御书房跟着元启帝学习治国理政,会见大臣。
煜儿自从出生起,就跟在谢紫雨身边,如今要独自在东宫居住,谢紫雨自然有些不放心。
但煜儿毕竟是大梁的太子,他不能一直长于妇人之手,入住东宫,也是必然的。
不只是煜儿,就连团团圆圆,到了年纪也要搬离坤宁宫,唯独满满是个公主,所以可以一直住在母亲身边,直到出嫁。
东宫自从元启帝登基以后,就没有了主人,虽然内务府常年修缮,但没人住,还是有些破旧。
元启帝早在半年前就开始让人修缮东宫,一切都按照煜儿的喜好在修缮,谢紫雨也曾几次去过东宫,如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就立刻让人来重新修缮。
谢紫雨跟着夏荷学了好几日,终于能够做出来一碗好的长寿面了。
到了煜儿的生辰那日,因为不是整生,所以元启帝也没有给煜儿放假,还是让他跟着太傅学习。
虽然宫中没有宴会,但毕竟是皇太子的生辰,各宫嫔妃的礼物,宗室的贺礼等一大早就被送到了坤宁宫。
谢紫雨看着堆积如山的东西,也不管里面有些什么,直接让人给送去了东宫,让煜儿空闲的时候自己去处理。
她就只留下了皇太后,元启帝以及一些亲近的人送的礼物。
“儿臣拜见母后,愿母后福泽安康!”煜儿从上书房回来以后,来到谢紫雨面前,行礼问好。
“赶紧起来!”谢紫雨听见煜儿回来了,就放下了手里的东西,待煜儿行过礼以后,就赶紧把人给扶起来。
煜儿如今已经抽条,褪去了婴儿肥,初具模样,今年加之了武师傅,学了将近一年的功夫,气势和从前不一样了。
在外他是那个威严的太子殿下,但是在谢紫雨和元启帝以及皇太后等亲人面前,他还是偶尔会露出来几分童真的。
“煜儿,今日是你的生辰,母后给你亲手做了一碗长寿面,你尝尝,可符合你的胃口?”
谢紫雨带着煜儿来到桌前,指着上面的长寿面,面带期待的对着煜儿说道。
“儿臣多谢母亲,儿臣很是喜欢!”煜儿看着那碗长寿面,拱手道。
长寿面讲究的是一个长面,不能断,谢紫雨学习了多次,才做出来这样一碗。
因为煜儿年幼,他的这碗面比平常的要小一些。
煜儿吃完母亲准备的长寿面,擦嘴净手以后,就来到了正在陪着弟弟妹妹的母亲面前。
“母后,儿臣回去看书温习功课去了!”
谢紫雨也知道哪怕今日是煜儿的生辰,但是也不能阻挡他的学习,所以答应得很快。
“去吧!”
虽然没有为煜儿准备宫宴,庆祝生辰,但想着皇太后如今年岁已高,元启帝还是想热闹一番,在煜儿生辰到来以前,就说今日会带着谢紫雨和煜儿去皇太后宫里用膳。
皇太后听见元启帝这样说,高兴得很,早早就让人准备了。
待时辰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