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紫雨的问题,元启帝回到乾清宫以后,也是思考良久。
大梁虽然比之前朝,民风要开放得多,女子可以不带纬帽上街,定亲的男女也可以一同游玩。
但是本朝没有女子为官的先例,大夫也是以男子为主,谢紫雨如今提出让女子学医,一些思想顽固的老臣,势必是不会答应的。
但是女子学医有好有坏,皇后身边的夏荷,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些年如果没有她跟在皇后身边,照顾着皇后和几个皇子皇女,元启帝也没有这样放心。
更何况皇后说得也没有错,后宅往来,女子总是要方便一些,一些男大夫不方便的病症,女大夫也比较方便查看。
所以让女子学医,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元启帝思考许久,最终还是答应了谢紫雨的要求,同意她的意思,让夏荷先教宫中的医女们,待学有所成以后,则可以让各州府学习起来。
谢紫雨得到元启帝的圣旨,并不意外,她把夏荷给叫到面前来。
“本宫打算在太医院附近准备一间空屋子,让你和太医院那些比较擅长妇科和孩童的太医,教导医术,你可愿意?”
“主子,奴婢以后还能回到您身边伺候吗?”夏荷有些迟疑。
“当然了,你是本宫的人,这一点是永远不会变的,本宫让你去教导,也不过是不想让你一身本领被埋没了。”谢紫雨听见这话,想都没想就答道。
“主子,奴婢没有异议。”夏荷听见谢紫雨这话,点点头,她只要还能留在主子身边,做什么都是可以的。
夏荷这边没有问题,谢紫雨也让人去太医院传了她的意思,挑选了几位太医,让他们担当师傅一职,教导宫中的医女。
医女得知这个消息,都十分的高兴,这不仅能够学习医术,而且将来出宫以后,她们还能去外面的药房当女大夫。
更有甚者,如果学艺够好的话,就算到了出宫的年纪,说不定也会被主子留下来,或者被各位大人给请进府里任女医,都是顶好的去处!
各位医女想到这些,学习医术的热情高涨,恨不得现在就学有所成。
但太医们对于皇后娘娘让他们教导医女医术一事,有些不满。
在他们看来,皇后娘娘这完全是想一出,是一出,自古以来,女子为医,少之又少,皇后娘娘莫不是认为身边有一个夏荷姑姑,那天下女子皆可以为医?
但皇后娘娘是国母,她有陛下的支持,所以太医们就算是再有意见,也只能老老实实的教导着各位医女。
好在这些医女也会一些药理知识,学起来很快,也很聪明,倒让这些太医的脸色好看了一些。
特别是见自己教的东西,都被她们给学了过去,还时不时的来提问,太医们也是很有成就感的,没有从前那般盛气凌人。
宫中关于教导医术的事情在不断进行,这事儿很快也就传往了宫外。
和元启帝想得没错,一些老臣对于这件事情,很是反对,一点儿也不支持。
在她们看来,女子及笄以前,就应该学习规矩,学习三从四德,女红,管家。
及笄以后,就应该找寻好亲事,嫁人,伺候夫主,教导子女,哪能在外抛头露面,还学习医术,在医馆行医?
这简直是万万不能够的!
他们的奏折如同雪花一般,飘到了元启帝的御桌上,表示了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反对。
更有甚者,直言皇后居心不良,妄图插手国事,还请陛下三思,不能轻易就同意此事。
元启帝对于一些大臣会反对这件事情,也是很清楚的,对于他们的圣旨,一直以来都是留中不发,但是如今有人上书中伤皇后,他肯定是不能忍的。
“啪!”
元启帝在早朝的时候,当着众人的面,把手里的奏折给扔到地上,吓得下面的大臣们连忙跪地。
“陛下息怒!”
“朕息怒,你们让朕如何息怒!朕还不知道,朕在众爱卿心里,朕如此昏庸无能,连后宫都管不住!”元启帝愤怒道。
“陛下息怒,臣等不敢!”
众大臣听见元启帝这话,被吓得冷汗连连,直呼不敢。
“你们有什么不敢的,朕倒是不知道,皇后还有插手朝政的意思,想来皇后也不知道自己在各位大人心中,竟然是如此的胆大妄为。”
元启帝这话虽然说得语气平淡,但是明显表现出来的,却不是这个意思。
“皇后让宫中医女学习医术,成为女大夫,这也是朕允许了的,各位爱卿既然有意见,不妨说说,也让朕听听,几位女大夫,为何就能动摇国本了?”
“陛下,自古以来,男子在外行走,女子在家教导子女,伺奉公婆,阴阳调和,分工明确,皇后娘娘此举,怕有些不妥。”
“陛下,臣认为,常言道,公鸡打鸣,母鸡下蛋,各司其职,才为正道,皇后娘娘此举,有违正道,实为不妥呀!”
听了元启帝的话,立刻就有几位大臣前来反驳。
“是吗?”元启帝语气中透露着一丝冷意,“我大梁建国,也离不开女子,若没有太祖皇后的鼎力相助,何来我大梁今日?”
“况且后宅之中,女子行走,也方便许多,各位爱卿莫不是忘了,你们家中有夫人,有女儿,还有孙女,若有女大夫陪着,想来各位大人也要放心一些,皇后此举,不正是表明她身为国母,为天下女子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