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之事,按照谢紫雨的预料的方法渐渐在发展下去。
甚至一些女医,医术比男大夫还要好,也渐渐有了一些地位。
谢紫雨在民间的威望也是极高的,元启帝下了好几道圣旨,赞扬皇后贤德,是大梁之幸。
“皇后娘娘母仪天下,真是天下女子的表率!”如今两鬓已经有了一些白发的丽贵妃,想着这些日子从宫外传来对谢紫雨的称赞,不由得在谢紫雨面前来夸赞道。
多年过去,在皇太后孝期过后,元启帝就和谢紫雨商议着,为后宫的嫔妃们再次晋封。
元启帝自从煜儿出生以后,就暂停了选秀,如今宫中,也就只有一些老人。
元启帝对于这些跟着她多年的老人,还是有几分柔情的。
想着为她们晋位,也算是一些安抚。
虽然贵妃上面还有一个皇贵妃,但是皇贵妃位同副后,皇后尚在,元启帝对谢紫雨这个皇后,也是格外的尊重。
自然不能发她的脸,所以就给贵妃一个封号,为庄,是德盛礼恭,执德不矜。
良妃也成了丽贵妃,舒妃为淑妃,马昭仪如今是马妃。
如今过去多年,丽贵妃就算是保养得再好,如今也是两鬓有了一个白发。
但是她和谢紫雨等人的感情没变,甚至因为年纪大了,性格格外的温和,和宫中的这些嫔妃也能说得上几句话。
就连庄贵妃,她如今也是五十几岁的年纪了,手中的宫权也渐渐被她放下,安心在宫中养老,和谢紫雨这个皇后,有时也是能够坐下来聊两句。
谢紫雨如今已经三十有馀,多年身居高位,让她身上的气势更甚,几乎无人敢在她面前造次。
听了丽贵妃的夸奖,谢紫雨也只是笑笑,没有接话。
她最初也只是想让女子学医,如果再出现当初那样的情况,女子看病也能方便一些。
所以她说服了元启帝,让夏荷和太医院的太医一起,教导宫中的医女,让她们能够学一些本领。
那是,她还尚处于皇太后的孝期,动静不能太大,只让人好好教导。
皇太后孝期过后,谢紫雨就办了京城的女医学堂,想着能够多培养一些女医出来。
只是没想到百姓对她这个行为,格外的支持,许多百姓都把家里的姑娘送来学堂。
甚至后来女医学堂越办越大,各州府也有样学样,成立女医学堂,教导出一些医术高超的女子。
这些女子,有些甚至被宫中看中,进太医院任职。
“可不是,这些年女医一事,让人格外的关注。”马妃也在一旁点点头。
“本宫要是没记错的话,这次太医院新进的女医中,也有马姐姐良家侄女?”
谢紫雨突然想起来,笑道。
“皇后娘娘好记性,还真的有她。”马妃如今说起娘家,没有了从前的那样排斥。
她祖母已经病逝,那几个叔叔也只能搬出府中,自立门户。
况且自从上次她发火,父亲强势的让二房庶女嫁出去以后,府中就没有人敢跟她母亲作对,几个婶婶对母亲都格外的尊敬。
如今几个婶婶不住在府中了,后宅中母亲最大,也没有人敢给她气受。
嫂子是个爽利人,虽然知道这个婆母有一个不好的地方,但是对她还是格外的尊敬,甚至因为有她在,还母亲也比从前要好上许多。
这次侄女能够学医一事,倒让马妃有些意外。
最开始谢紫雨筹办女医学堂,虽然朝中大臣碍于元启帝的态度,不敢正大光明的反对,但是都有一些怨言。
所以去女医学堂的,几乎都是百姓家的姑娘和一些小官之女,像高官之女,没有一个去。
如今过了这么多年,大家对于女医学堂一事也没有了从前的排斥,甚至有了一些贵女去学习。
一些学了本领也就罢了,也有一些有想法的成了女医,就象是马妃的侄女,不仅成了女医,还成功入太医院任职。
“能够入太医院任职,想来也是不错的,学有所成。”谢紫雨听了她的话,称赞道。
“多谢皇后娘娘夸赞。”
马妃听见谢紫雨的夸赞,连忙在一旁行礼道。
自家侄女有了皇后娘娘的夸赞,再加之她那一身医术,以后说不定也能有个好亲事。
倒是丽贵妃,在一旁听着皇后突然提起马妃的侄女,由想着如今帝后的举动,心中有了计较。
果然,没一会儿谢紫雨就说了其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