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夏夜晚风与旧糖纸> 第130章 处暑时的籽满仓与灯笼下的新约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0章 处暑时的籽满仓与灯笼下的新约定(1 / 1)

八月的晨光带着初秋的凉意,刚洒进院子,小念葵就拎着稻草小篮子跑了出去——前一晚她特意让江彻定了闹钟,说要第一个看向日葵花盘低头的样子。果然,蹲在花坛边一看,她惊喜地喊:“妈妈!‘小葵’的花盘低下头啦!里面全是籽!”

“小葵”的花盘已经从金黄变成深褐,沉甸甸地垂在茎秆上,轻轻一碰,就能看见饱满的葵花籽嵌在花盘里,像撒了把黑珍珠。林小满走过来,手里拿着爷爷给的小剪刀:“处暑到了,籽儿熟了,今天就能收‘小葵’的籽。”江彻则把阳台的稻草晒盘搬过来,笑着说:“咱们把籽剥下来晒两天,就能吃啦,还能留着明年当种子。”

小念葵立刻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剥下一颗葵花籽,放进嘴里嚼了嚼:“好香!比超市买的甜!”江彻帮她把花盘剪下来,放在晒盘里:“要轻轻剥,别把籽弄碎了,咱们比赛谁剥得多。”刚剥了没几颗,玄关的门铃就响了。开门时,爷爷手里拎着个竹编筐,里面装着刚收的玉米和花生,奶奶跟在后面,抱着个新编的稻草储物盒:“装葵花籽正好,防潮还透气,明年春天拿种子也方便。”小念葵摸了摸储物盒的稻草纹路:“比晒盘还结实!”奶奶笑着点头:“编了五层稻草,装满籽都不会塌。”

早餐后,几人围坐在阳台的小桌子旁剥葵花籽。小念葵把剥好的籽放进稻草小篮子里,时不时往嘴里塞一颗,嘴角沾了点碎屑:“爷爷,为什么‘小葵’的籽比‘雪雪’的多呀?”爷爷拿起“雪雪”的花盘——它也微微低了头,籽儿比“小葵”的略小些:“‘小葵’长得早,晒太阳多,籽儿就饱满,‘雪雪’和‘腊腊’再等五天就能收。”林小满则在厨房煮了玉米粥,盛在瓷碗里:“剥籽费力气,喝碗粥垫垫肚子,中午咱们吃玉米炖排骨。”

中午的时候,阳光暖融融的,“小葵”的籽已经剥了大半,晒盘里铺了薄薄一层,金黄的籽儿在阳光下泛着光。小念葵把剥好的籽倒进稻草储物盒里,还在盒盖贴了张画——画着三朵向日葵,旁边写着“小葵的籽,八月二十二日”。江彻帮她把储物盒放在通风处,笑着说:“等晒干了,咱们装一小袋给爷爷奶奶送过去,让他们也尝尝念念剥的籽。”

下午,“雪雪”的花盘也完全成熟了,几人一起把它剪下来。小念葵学着爷爷的样子,轻轻拍打花盘,让熟透的籽儿落在晒盘里:“这样比用手剥快!”奶奶则在旁边捡掉在地上的籽儿:“一颗都不能浪费,明年春天种的种子,说不定就有它们呢。”林小满拿出相机,拍下小念葵拍打花盘的样子:“要贴在宝宝日记里,记录第一次收葵花籽。”

傍晚,太阳快落山了,“腊腊”的花盘也低下了头,虽然籽儿最少,却颗颗饱满。小念葵把它的籽儿单独放在一个小玻璃瓶里:“这是‘腊腊’的籽,要留着当明年的种子,让它长得比今年还高。”爷爷坐在藤椅上,看着满晒盘的葵花籽,笑着对林小满说:“从春天种种子到现在,念念每天浇水松土,比谁都上心,这籽儿甜,是她的功劳。”

晚上哄小念葵睡着后,林小满翻开宝宝日记,江彻正把下午拍的收籽照片贴在大暑那页旁边。照片里,小念葵蹲在晒盘边,手里拿着“腊腊”的花盘,脸上满是笑意。林小满拿起笔,在照片旁边写:

“八月二十二日,处暑。收了‘小葵’和‘雪雪’的葵花籽,‘腊腊’的籽儿留着当明年的种子。爷爷奶奶带来了玉米和花生,还编了稻草储物盒装籽。念念跟我们比赛剥籽,还在储物盒上贴了画,说要把籽儿分给爷爷奶奶。原来亲手收获的日子,比葵花籽还甜。”

江彻接过笔,在下面添了句:“念念今天跟我说,明年春天要种十颗向日葵,编十个小灯笼挂在院子里。我的小姑娘,已经在心里规划好明年的春天了。”

写完日记,两人走到阳台。月光落在稻草储物盒上,晒盘里的葵花籽还散发着淡淡的香,迷你灯笼的银铃偶尔被风吹得响一下。江彻从身后抱住林小满,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你看,从春天的种子芽,到大暑的花绽放,再到处暑的籽满仓,咱们的日子就像这向日葵,在四季里收获着甜。”

林小满靠在他怀里,闻着葵花籽的清香,想着明年春天播种的场景,心里满是软乎乎的暖。她忽然想起奶奶说的话,处暑是收获的时节,而他们的日子,也在这些关于收籽、灯笼和陪伴的小事里,比如明年的向日葵发芽,新的灯笼挂起,储物盒里的种子长出新苗,等着他们一起去收集,一起去珍藏。

第二天早上,小念葵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看晒盘里的葵花籽。阳光落在籽儿上,泛着金黄的光,稻草储物盒就放在旁边,里面装满了她剥的籽。

她蹲在晒盘边,轻轻摸了摸籽儿,又抬头看了看院子里的向日葵茎秆,小声说:“明年春天,咱们再一起种新的向日葵呀。”风从窗外吹进来,迷你灯笼轻轻晃,银铃“叮铃”响,像是在回应她的约定。

林小满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这些关于收获、灯笼摇晃的小事,就像处暑时的风,温柔地拂过日子的每一个角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