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大明靖难:从朱柏焚府开始> 第108章 雷声隐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8章 雷声隐隐(2 / 2)

病蔓延。

阿岩怒吼:“查!给我把所有喂马的人都绑起来审!”

阿岩双眼赤红,几乎拔刀劈人。

就在这混乱之际,覃瑞缓步入内。

青袍素面,身形瘦弱,一如寻常幕僚。

可他蹲下身子,细察草料湿度,嗅其气味,又掰开战马嘴角查看舌苔,忽而冷声道:

“非疫,乃毒。草料中混入巴豆粉与热性草药,意在制造假疫,瘫痪我军力。”

全场骤静。

覃瑞起身,目光如电:“查采购名录,重点盯昨日轮值的两名士卒。”

半个时辰后,一人被捕,当场崩溃招供。

系占城残馀贵族收买,许以百两白银脱身。

阿岩怒极,拔刀欲斩。

覃瑞却伸手拦下:

“留他性命。他是饵,我们要钓的,是整张逆党之网。”

阿岩咬牙切齿,终究收刀。

他终于明白,自己冲锋陷阵,靠的是勇;

而覃瑞运筹惟幄,凭的是智。

两人并肩而立,一个似烈火,一个似深潭。

正是这般反差,才撑得起一场千里奔袭。

三日后,王城广场血光映日。

五名藏匿于寺庙的残馀贵族,连同勾结的海盗首领,尽数伏诛。

朱柏让铁牛亲自主持斩首,头颅悬竿三日,昭告全境: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此非恫吓,乃铁律。”

徐妙锦立于高台之下,凝视人群中的旧贵族面孔,见其瑟缩低头,心中稍安。

杀戮虽残酷,却是安定之基。

她低声喃喃:“杀一人而安万民,非暴政,乃不得已之仁。”

若无此举,学堂终将焚于火中。

吴绎昕选择性的宽恕。

田胜兰则已着手调度新一轮补给。

他亲自查验每批粮食、每艘货船,甚至要求所有船员签署“忠诚契书”,违者株连家族。

后勤如命脉,容不得一丝疏漏。

舰队启航当日,港湾旌旗蔽空。

八千精锐登船完毕,火炮列阵,战舰如龙。

阿岩立于旗舰船首,迎风而立,豪情万丈:

“北方战场,我来了!建文小儿,燕王朱棣,且看我如何搅动风云!”

覃瑞立于其侧,手中紧握航海图,目光扫过海图上的每一个转折点。

覃瑞在想:琼州靠岸之时,是否已有朝廷耳目潜伏?

山东登陆之后,能否避开水师巡防?

更重要的是,我们究竟是援燕,还是另起炉灶?

覃瑞不敢问,也不敢想。

这一趟北行,不只是军事行动,更是政治豪赌。

而在千里之外的南京皇宫。

一封密信呈至建文帝案前。

“南洋土司,拥兵八千,借道琼州,目标不明。”

黄子澄当即奏请:“此必燕王外援!请即令福建水师截击,绝不可使其北上!”

齐泰却谏言:“未知其真意,贸然出击,或激其反扑南疆。不如遣细作潜入琼州,查明虚实后再定对策。”

朱允炆久久不语,最终落下一子:

“准齐泰所奏。密探即刻出发,务必将这支‘南洋军’的底细摸清。同时,沿海卫所加强警戒,凡可疑船队,一律上报。”

一道无形的天罗地网,正在悄然织就。

此时,占城王城。

朱柏独立城楼,目送舰队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于海天之间。

徐妙锦走到他身旁,低声道:“满者伯夷近日使者频至,态度倨傲,恐有异动。”

她递上一封密报,“我已致信沐家,请其留意边境动静。一旦开战,需他出兵牵制。”

吴绎昕双手合十:“愿佛祖庇佑北征将士,亦护此地安宁。”

田胜兰则汇报:“粮仓满储,南洋航线畅通,每月可续供军粮两千石。”

顿了顿,他又补充一句:“但若长期作战,还需开辟新源。”

朱柏缓缓点头,目光深远。

北方有战火,南方有暗潮,朝中有眼线,海外有联盟。

每一步,都是生死棋。

可他不怕。

因为他早已布下四子:

徐妙锦掌外交权谋。

吴绎昕行文化渗透。

田胜兰控后勤命脉。

覃瑞随军运筹惟幄。

朱柏正游走于忠逆之间,借靖难之乱,蓄势待发。

夜深,朱柏独坐书房,提笔写下八字:

“南稳北动,待时而起。”

窗外风雨将至,雷声隐隐。

仿佛天地也在回应这场即将到来的巨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