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的晨露刚沾湿栗树的枯枝,王大叔的竹竿就重重砸在了刺苞上。青褐色的总苞簌簌掉落,砸在石板路上裂开缺口,露出里面泛着青涩的栗子 —— 大半还没饱满,壳上带着未成熟的浅褐斑点。“再不打就被鸟啄光了!” 他抹了把额头的汗,竹筐里混着青黄相间的刺苞,“老辈都是这么采收,等全熟了早落得满地都是!”
沉默女孩快步走来,指尖抚过枝头开裂的总苞,采收日志新页已划满红笔批注:“成熟度判断标准:全树 2\/3 以上刺苞呈棕褐色,顶端开裂 30,栗实深褐有光泽”,旁注 “有机采收规范:优先捡拾自然落果,刺苞开裂 70 后轻打,禁止损伤二年生枝条”,压着的星洲有机认证通知单显示,今日午后验收组将核查采收流程与品质溯源。“是采收时机错了,” 她声音里带着沉稳的暖意,“青苞摘早了空壳率高,硬打会伤树,按‘捡拾为主、轻打为辅’的方法,优质果率能提 40。”
“快看我的采收认证图鉴!” 双马尾踩着沾露的田埂冲过来,书包里的漫画手册已升级到 “丰收认证特辑”:第一百二十一格画成熟度判断(标着 “刺苞棕褐裂 30!栗子深褐有光泽!”),第一百二十二格画采收方法(注着 “落果每天捡 3 次!再轻打!”),第一百二十三格画脱苞技巧(贴了 “摊 50 厚通风!7 天自然裂!” 的荧光贴纸),第一百二十四格画贮藏规范(画着 “0-2c+90 湿度 + 松针保鲜” 的冷库图)。她指着手册里的 “优质果对比表”,“星洲技术员说,科学采收比硬打优质果率高 60,还能保护明年结果枝!”
陆昭衍刚搬下装满采收工具的木箱,眉头就拧成了疙瘩。他捡起一个被竹竿砸落的青苞,里面的栗子只有指甲盖大小:“这是把‘未熟果’当成‘丰收果’了!” 他翻开星洲寄来的《有机板栗采收精准手册》,“得先分批次采收 —— 先捡落地熟果,再等刺苞开裂 70 后轻打,” 他指着西侧梯田的幼树,“还有枝条被打断了,二年生枝受伤会影响明年挂果!” 只见几棵嫁接苗的新枝断口处,正渗着透明的树胶。
苏晚立刻上前拦住:“不能再乱打了!” 她举起星洲带来的成熟度检测仪,“先测糖度再采收 —— 成熟栗子糖度≥18,未熟的不足 12,” 她突然晃了晃手机,“认证组还有 3 小时到,采收工具没消毒、溯源记录没完善,会影响有机认证!” 她从帆布包掏出消毒喷壶 —— 正是膨果期用的那台,“采收篮要用 01 高锰酸钾消毒,每批果实要记采收时间和树号!”
顾言的摄像机刚对准采收现场,就拍到揪心的一幕:小丫头正把青黄刺苞和成熟刺苞混装,竹筐底部已压坏了几颗熟果。“要分类装果!” 沉默女孩立刻冲过去按住竹筐 —— 掌心沾着刺苞的绒毛,却格外有力,“熟果用软底篮,青苞单独放,压伤的果要挑出来做即食栗,” 她掏出溯源标签,“每篮贴标签,写清树号、采收人、时间,认证要查溯源链!”
“沉默姐姐!脱苞堆发热了!” 双马尾突然惊呼。大家循声跑去,只见西侧的脱苞场里,刺苞堆得近半米高,缝隙里冒着白气,底层的栗子已捂得发褐。林溪立刻举平板比对资料:“得重新摊放!” 她念出规范流程,“刺苞要摊 50 厚,每隔 5 米插空心竹竿通风,7 天自然开裂,” 她指着手册,“堆太厚会升温到 35c以上,栗子会闷坏,损耗率超 30!” 镜头里,村民们立刻用木耙推开刺苞,白气散去后,底层的褐果露了出来,看得人心疼。
跨山护苗的 “采收攻坚战” 随即打响。栗树荫下,沉默女孩的 “采收认证站” 已搭起来:白色展板上贴着成熟度图谱和溯源流程,旁边摆着三个容器 —— 分别装着消毒水、溯源标签、糖度检测仪。“先消毒再采收,” 她拿着喷壶示范,“采收篮、剪刀要喷消毒水,接触果实前要洗手,” 她指着展板,“每棵树的果实单独装,溯源记录要对应树号,认证时能追溯到每颗栗子的来源。” 孩子们围在展板旁,王大叔拿着成熟度检测仪练习,之前的急躁早已变成专注。
梯田东侧,陆昭衍带着男孩子们搭建采收平台。他教村民轻打技巧:“竹竿包软布,只打树冠外围裂苞枝,” 他指着刚修好的断枝,“受伤枝条要涂愈合剂,明年还能结果,” 他捡起地上的熟果,“落果每天捡 3 次,早中晚各一次,避免被鸟啄或发霉。” 王大叔的动作渐渐熟练,竹竿轻敲之下,成熟的刺苞纷纷掉落,没伤到一根新枝。
苏晚正带着女孩子们处理脱苞场。她们把刺苞重新摊成 50 厚的薄层,每隔 5 米插一根空心竹竿,底层垫上透气的竹席。“每天翻一次刺苞!” 苏晚边翻边说,“让上下层通风均匀,开裂速度能快 2 天,” 她掏出温度计,“堆温超过 25c就要翻堆,不然栗子会变味,” 双马尾突然灵机一动:“我们做‘采收溯源卡’!每批果记树号、糖度、采收人,贴在贮藏筐上,像给栗子办身份证!” 她掏出彩笔在册上画栗子图案,旁边填着 “树号 086,糖度 19,采收人:王大叔”。
顾言的摄像机追着认证准备环节拍到了转机:星洲合作社的技术员正检查溯源记录,“这些记录很详细,就是采收工具消毒没留痕,” 技术员边记录边讲解,“要记消毒时间和浓度,认证组要看凭证,” 他指着脱苞场,“摊放厚度刚好,再插几根竹竿通风,明天就能脱苞了。” 操作台上,沉默女孩正给小丫头示范测糖度:“把栗子压出汁,滴在检测仪上,18 以上就是优质果,不够的要单独处理。”
正午的日头穿透薄雾,采收规范终于落实到位。沉默女孩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