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我加载了恋爱走马灯> 连载完结保证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连载完结保证书(1 / 1)

以下原本是上架感言的内容,但出于一些考虑,决定先提前发布出来。

简单从小说严肃度的角度聊一下《走马灯》的题材,同时也力求在不剧透的前提下解构以下主题构成。

在写这本书之前,我原本所擅长的是本格推理和社会派心理,未深度接触过网文行业。

从决定开始尝试网文写作,选定这一题材,向朋友询问题材限制时,得到的关键限制有以下这些——

青春恋爱故事、东京(岛)现代社会背景、男主角必须是重生/穿越的个人背景、可以提供给男主角快速提升路径的系统、多名女主角、团圆性质结局。

对于一本具有主题深度、以圆形人物为内核驱动的小说来讲,题材上的限制越多,能够选定的内核主题、能够采用的人物像征也就越少。

简单来说,当如此多的限制条件摆在我面前,让我写出一本《走马灯》这样的小说,基本等同于具有“唯一解”的命题作文。

“系统”和“穿越”锚定了“真实性与异化”的存在主义内核。

“多名女主角”和“团圆性质结局”锚定了“爱的不同像征同等重要”的诠释方向。

这样一来,男主角的“不同之处”被固定了,几名“女主角”的“像征意义”也被固定了。

“系统”须要担任“情感异化”的像征责任,不然对小说的主题释义只有负面作用。

“女主角”须要复盖须求层次理论里的所有须求,并打破马斯诺理论里的阶梯构造,通过添补设置来将像征不同须求的角色摆在同一位置。

最无理的本能欲望的需要;

最极端的安全与归属感的需要;

最自然的尊重与爱的需要;

最平等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些已经锚定了的像征意义,构成了最代表角色特质的人设符号。

诚然,一个角色远不只有一个符号那么简单,单在《走马灯》里,每一名角色都有相当复杂的角色背景与成长弧光。

但为了让一个对世界怀抱疏离感的重生穿越者,为了让一个不断在接受和抵抗系统异化的男主角,不去追求他内心深处最渴望的自然与真实的平淡生活,而是走向平等对待每一份联结的“团圆结局”。

即便角色背景再复杂,也有相当多的部分需要为这一点被限制了。

如此这般,你们便看到了《走马灯》呈现给大家的他与她们。

至于更详细的比如“黑泽叶为什么必须是学姐?”、“白川咲为什么必须那么有钱有势还不讲道理?”、“彩羽月为什么只能是青梅竹马?”这样那样的人物背景设置问题,为了保持观感,不再赘述。

等到一起见证结局的时候,很多问题自然会有答案。

近两个月以来,我不断看到有人在评论中提及一部我没看过甚至找不到的本站作品,正面的、负面的、带有尊重的、不带尊重的……

说明在《走马灯》发布之前,已经有本站作者,精心构思也好、误打误撞也好、抓住了模棱两可的灵感也好……曾经对这一命题作文,给出了自己触碰唯一解的答卷。

只是大概率在创作时很多情况下也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留下了许多具有争议性的话题,造成了褒贬不一的后续影响。

说回《走马灯》本身,本书目前还未有一个正式书名,按照我的取名习惯,一般等完结才会把一本书的正式书名取好。

朋友的推荐书名是《我吃掉了你的头发》,不够标签化,在主题概括方面也有些偏颇。

编辑给了三个书名:《我能进入女主的回忆》、《我加载了女主回忆剧本》、《我加载了恋爱回忆录》。

简单做了一下延伸,就成了《》。

如果大家有好的建议,也可以在书评区留言。

现在就以《走马灯》作为名字代指好了——

在这一题材尝试去写这样一部作品,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同样没有十分的把握能够给出一个公认的完美答案。

但文学的魅力恰恰正在于此。

我会竭尽全力,把我想要呈现的,把我想要倾诉的,用我所能讲述出的最好的故事,讲给大家看。

希望我们在结局还能再次相见。

(杏坂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