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创业之初,罗德罗德果断放弃了诸多政务,将马丁锁定为政务的关键节点由对方处理领地的任务,然后挑关键的东西让自己过一下目就可以了。
而他主要在开拓方面负责,军务方面他没有过多的干涉,但是在战争层次他一直是冲在最前头,作为主帅战斗。
所有人都在这一场,战斗中获得了长进。战斗对于内政的考验并不是一张嘴一拨款就能够解决的,这其中掺杂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
而现在罗德亲眼看着马丁等人率领的政务班子和乌尔班率领的工业基础班子。
这两套班底在不断的试错和成长之中已经逐渐拥有了一些成果。
如果说刚开始一个城堡,连同周围的一些村镇这些政务让这些官员们忙的时候忙脚乱的话,那现在这些人处理起来已经可以说是行云流水。
面对各方面的问题都有经验和方法进行处理,不会出现刚开始慌乱的场景。
一个出色的组织结构能够轻松的解决很多问题。而现在启明岛的官僚班子和军事建设班子已经搭建了起来。
罗德现在所要处理的事务就轻松了许多。这种类似于内阁制度的组织让整个领地融杂的事物变得清淅起来。
不用日理万机的将各种事情都抓在手里,而是由手下的官员去处理。即将事件分为关键程度不同的事件,小事件。低危险事件全都直接处理掉。
但是等级高的关键的文档则是一层层上报。最终最重要的文档决定领地发展状况和方向的事件则是由众人给出方案,而罗德选择方案进行执行。
这样大大提升了行政的效率,中世纪的官僚结构虽然并不冗杂,但是处理事情的行政效率十分低下。
他们没有一个固定的章程和班子去辅导他们处理这些事情,往往是事情出现之后才一步步进行琢磨。
各项事务处理完成的时间也远远比不上一套合格的官僚班子处理。往往能拖很长时间,而这就从侧面体现出来他们的行政效率十分的低下。
罗德建设启明岛的官员体系的时候,就着重的对这一方面做了预备,实在是中世纪的官僚班子行政效率太低了。
谁能想到处理一件物资下放的事情都能够拖十天半个月,而等他们将事情处理完的时候,原本都快要饿死的士兵们真正的饿死了。
虽然这只是一种比喻,真实情况肯定不到那个程度,缺粮的士兵也不会活活的等在原地被饿死,他们总会想其他办法来获取粮食,而这个获取的过程中自然也会出现问题。
处理一件事并没有圆满的处理掉,反而有一个问题牵扯出后续的问题,这就是行政效率低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优胜劣汰。
罗德选用的这个体系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世界往后的官僚体系。起码在自己的手下,马丁,巴拉赫等人看到这一套体系带来的好处是赞不绝口。
最开始领地的任务全都是由马丁进行处理,然后再加之属下的一些官员但是处理事务的效率并不高。当罗德提出这个体系之后,马丁是第一个赞同的。
每天浩如烟海的各项事务压在头顶儿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而罗德提出的方针不仅能够提升处理事务的效率还能够将它从融杂的政务之中解放出来,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领地中的工业体系,由乌尔班率领进行建设,对方虽然并不是管理型人才,但是在罗德的言传身教之下也将整个领地的工业体系集成了一遍。
那么就是不再采用小作坊式的做法,而是将产业密集型并且每一项事物并不要,并不需要由一个完整的工匠去做。
罗德为他引入了流水线工作体系。
流水线工作只需要工人擅长其中一个环节的装配就能够参加工作。
相比以前由一个工匠完成从头到尾的整体工作来说,自然是效率快了许多,而且培养合格工匠的耗费也小了许多。
以往一个工匠从头到尾需要这就导致了培养一个匠人,甚至要从小培养,然后到成年以后,数十年的培养才能够让他进行合格的锻造,这无疑是大大消耗了人才的培养时间。
而流水线生产则是用快速的时间就培养出了某一个环节的合格工匠,数十个环节,各有工匠进行学习,组合起来密集工作。
这就相当于是将每个人所干的事情专精化了,效率自然也是大大提升。
当罗德提出这个方法之后,乌尔班也是举一反三的将剩下的工厂全部换做了这个方法,流水线工作不仅适用于军工火炮体系,还适用于其他物品的生产体系。
只要是技术类的工厂都可以套用这套体系,生产效率将会大大提升。这本来就是罗德想要告诉对方的,没想到对方十分的聪慧,只是点拨了他火炮生产工匠怎么培养对方就将流水线方法运用到其他方面。
先进的方法带来的功效让整个启明岛上的工厂效率拉满,以一种超乎时代平均水平的力量不断的前进!
甚至于建设的造船厂中在乌尔班的要求下已经采用流水线工作形式,由不同的人制作不同的零件最终再将整个船组装起来。
这个方法是好的,但是罗德也告诫过对方不同人做出不同零件能否组合在一起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就要给他们定一下严格的度量衡。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个人所生产的商品能够符合整体的要求,否则缺斤少两的又怎么能够组成一个整体呢?
这个方面乌尔班已经严格去整理了。
虽然对方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