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的七月,正是盛夏时节。
颜祖这边,呆在《销魂玉》剧组里,认认真真地干起了自己的编导助理,不急也不燥。
每天都照常上班,与往日没有什么不同。
码人排戏、拜神开机、连络外景、解析剧本、指导表演、道具上妆,场记打板……
最早去剧组的一波人里有他,最迟离开剧组的那一批人里还有他。
很是忙碌,也有些劳累,但颜祖却也乐在其中,每当朝阳冉冉升起,便又是充实的一天。
而在另一边。
火热的暑期档大战也还在继续,且愈演愈烈。
在7月19日一同上映的《绝代双骄》和《墙内墙外》,分别代表着邵氏和嘉禾。
而两部电影上映后的市场表现,也均是超出了一众电影人的预料。
票房曲线异常的火热和坚挺。
7月19,即首日,《绝代双骄》的票房是38万港币,《墙内墙外》的票房是32万港币,上座率分别为85和74。
而随着后续口碑的扩散,两部电影的数据均是有所增长。
7月20日,《绝代双骄》的上座率突破九成,单日票房42万,《墙内墙外》的上座率达到八成,票房为36万。
这还不是结束。
第三天的时候,《绝代双骄》的单日票房达到了43万。
后面几天的票房分别是39万、37万、34万、32万。
首周票房爆收265万港币,明晃晃的年度前十佳片,使得楚源楚千万的名字,再次出现在了数十家报纸杂志的头版头条。
而到了这个时候。
亲眼目睹了一个所谓的“奇迹”,身在嘉禾大楼的何冠昌,也终于是有些坐不住了。
早上九点,何冠昌的办公室。
在一串嘟嘟嘟的电磁音里,何冠昌拨出了一通越洋电话。
太平洋彼岸,北美西海岸,天使之城洛杉矶,好莱坞的一处宅邸别墅里,忙碌了一天的邹闻怀,正躺在阳台藤椅上休憩,闭目养神。
“阿昌,晚上好。”
“早上好,雷蒙。”
香江与洛杉矶的时差是十五个小时,香江的早上九点,洛杉矶那边则是前一天的晚上八点。
“雷蒙,你的那个赌约。”
“《绝代双骄》第一周的数据已经出来了。”
何冠昌的话,让邹闻怀微微一顿。
从降临洛杉矶,抵达好莱坞之后,邹闻怀忙的脚不沾地,早上是这个会议,晚上是那个party。
今天见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制片主管和发行经理,第二天就去见一些独立制片公司的朋友,以及一些提前约好见面的电影人。
这两位是李小龙时代的老朋友了,在1973年嘉禾与华纳兄弟合作的《龙争虎斗》里,弗里德·维特博便是制片人,而罗伯特·克洛斯则是导演。
如今嘉禾进军好莱坞,按照邹闻怀等人的想法,是走“融入”、“添加”路线,成为好莱坞自己人。
双方的合作,以好莱坞的标准和方式进行。
所以,自然而然,嘉禾(美国)就需要人手了不是。
那怎么办?
当然是找老朋友帮帮忙啦。
正好,在华纳兄弟里待得不怎么顺心的弗里德和罗伯特,同样也需要机会。
邹老板表示,哦,我的朋友,来吧,让我们一起来干上一番大事业,就象当初那样~
双方见面一聊,合作顺利达成。
一直都和嘉禾有联系,进行了数次合作的罗伯特·克洛斯直接给出了答案。
愿意为程龙量身定做一个剧本,并且担任导演。
至于先见面的弗里德,反倒是表示,有点儿动心,但还需要几天时间来考虑一下。
因为邹闻怀对弗里德发出的是跳槽邀请,即离开华纳兄弟影业,加盟嘉禾在好莱坞的分公司,担任制片高管。
……
“赌约……”
“阿祖。”
这几天已经有些忙昏了头的邹闻怀,在片刻的停顿之后,瞬间清醒回神。
想到了那天的下午茶。
在陆羽茶室里的会面。
还有颜祖这个自诩“年少轻狂”,实则内蕴乾坤,颇为不普通,很有才华和气魄的后生仔。
手里拿着电话,邹闻怀笑问道。
“情况怎么样?”
“《绝代双骄》的首周票房如何?”
询问的时候,邹闻怀的心中滋生出了些许的期待和好奇。
那张写有【395】的白纸,给人的第一感官就是极为离谱,非常的乱来,根本就不可能。
但在那天傍晚的办公室里,在何冠昌予以否定后,邹闻怀却突然想起了颜祖说的那句话。
——常规,就是用来打破的!
那个时候,“万一呢”、“或许呢”,“说不定呢”等等词汇,便在邹闻怀的脑子里冒了出来。
而现在,到揭晓答案的时刻了。
电话听筒里边,何冠昌的声音响起。
“《绝代双骄》的首周票房是……”
“265万港币!”
回应话语响起的瞬间,正好有大风吹起,从敞开的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