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影坛而言。
1979年的圣诞档期,与往年稍微有些不太一样。
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电影的公映时间,放到了12月21日这个绝妙的星期五。
22日和23日是两天的周末,而且22日还是冬至日。
24日是星期一,虽然是上班日,但也是平安夜。
而到了12月25日,就是真正的圣诞日。
在香江的话,圣诞节是有两天法定假期的,即“圣诞日”和“节礼日”。
节礼日是12月26日,也就是所谓的“圣诞节后第一个周日”
也就是说。
周末两天,圣诞假期两天,一个星期五,一个平安夜,4+2的经典模式,对于在这个档期上映的电影而言,足足是六个黄金上映日开局。
再往后面一看。
等到圣诞假期后的12月27日(星期四)一过,便又是一个星期五和两天的周末。
而再过一天的话,便会迎来公历1980年的初始,也就是1月1日的元旦假期。
这么一算下来,整个圣诞档期的黄金上映日足足有十天。
……
一个好的档期,一部好的电影,一个好的宣传。
有质量,有噱头。
能吸引观众走进戏院买票,也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掌声,口碑传递扩散,衍生出观影效应,进一步支撑助力票房。
这便是一个优秀完美的正向循环。
《鬼打鬼》在这个圣诞,便如同是猛虎添了翼,成了风雷插翅虎,横压档期,一飞冲天。
办公室里,饮茶闲谈。
满脸笑容的何冠昌,在颜祖静心查看着手里的数据报表之际,又再度拿出了两张报表,递给了颜祖。
“这是邵氏《销魂玉》和丽声那部《一胆二力三功夫》这两天的数据。”
这个年代的香江,可没有便捷强大的互联网,票房的数据统计自然没有后世那么方便。
每家戏院在把当日的帐目搞清楚之后,会上交到院线方相映射的部门和人员手里,最终进行汇总和整理。
所以这几日里,颜祖每天早上都在往嘉禾这边跑,来何冠昌的办公室,等着看最新的数据。
“邵氏那边,《销魂玉》的单日票房是22万港币,雷老虎那边的《一胆二力三功夫》,更是只有16万。”
“《销魂玉》的上座率只剩七成。”
“《一胆二力三功夫》的上座率更是再次跌下了六成。”
“估计今天的上映场次,还会再一次被砍。”
听着何冠昌的阐述,看着手里的报表,颜祖不由得伸手挠了挠头,心里有着一抹无奈乍现。
李瀚祥对他很好,半师半友,忘年之交。
在此之前,十月底的时候,得知邵氏一如原时空那般,还是将《销魂玉》安排在了圣诞档期。
颜祖也曾以玩笑话的方式,给出了一点点的暗示和建议,让李瀚祥试一试,看能不能把《销魂玉》的档期换一换,改一改。
而认真听了进去的李瀚祥,最后还真就去找邵大亨试了一试。
结果嘛,很显然。
李瀚祥改换档期的提议和想法被直接拒绝掉了,《销魂玉》就定死在了圣诞档。
而且最奇妙的是。
原时空中的《销魂玉》,上映时间是12月22日那天。
结果现在呢,居然向前提了一天,在12月21日与《鬼打鬼》一同上映,这明摆着就是冲着嘉禾,冲着颜祖来的。
毕竟对于外界而言,经过东方日报的一系列搞事报道。
颜祖的身上还贴着一个“邵氏弃将”和“师从李瀚祥”的标签。
邵氏那边故意如此安排,所打的主意和目的,隔着一条银河系都能听见和看见了。
就是想用李瀚祥这个“师父”精心制作的风月鬼片大作《销魂玉》,正面胜过《鬼打鬼》,压嘉禾一头。
以此来证明,区区一个颜祖而已,根本就不算什么。
他们邵氏才是那尊巍峨不可撼动的如来佛祖,颜祖也就一只小猢狲而已,连个齐天大圣都不是。
这种人我们邵氏多的是,不要也就不要了。
你们嘉禾既然这么宝贝,那就拿去。
李瀚祥一出手,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是鬼怪大片,什么才叫做名导大导,什么是曾经的影坛第一导。
然而现如今的情况嘛。
很显然,结果并非所愿。
本想狠狠掌掴嘉禾的邵氏,反过来被啪啪啪了一顿,这会儿别提有多郁闷和难受了。
……
将手里邵氏和丽声的数据报表放下。
颜祖淡声道。
“何先生,今明两天,还后面的次周末和元旦日都是重点,宣传攻势不能停下来。”
“现在《鬼打鬼》的口碑很好。”
“票房潜力还有很多。”
“好好挖掘一番的话……”
《销魂玉》也有颜祖的份儿,他可是剧组的编导助理,一大帮朋友都在,所以颜祖转开了话题。
至于那部由黎应就和刘嘉荣制作出品的《一胆二力三功夫》。
很抱歉,颜祖甚至对这部电影都没什么印象,很显然,扑街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