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嘉可以说是名门之后,家世背景相当显赫,横跨了政界、商界和文化界。
父亲乃是空军军官,也曾是蒋夫人的专机驾驶员。
但在1954年,也就是张爱嘉才一岁多的时候,便遇空难逝世。
叔叔名为张北海,着名作家,代表作之一就是《侠隐》,在后世被姜纹拿去改编,拍了一部《邪不压正》。
母系家族这边。
妈妈魏淑娟是名副其实的富家千金大小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美名远扬,舔狗无数。
在72年的时候,风头正盛的罗唯,偶然认识了张爱嘉。
然后便借着张爱嘉这个叛逆少女为借口,上门拜访张妈咪这位“老朋友”。
而张妈咪只是礼貌微笑的一句话,便让罗唯欣然欢喜的带着张爱嘉来香江发展。
很显然,罗唯大概率也是个几十年的老舔狗了。
在罗唯的口中,与倾城级别的大美人张妈咪相比,张爱嘉是一点儿都不漂亮,普普通通的,相当平凡,不怎么起眼。
而对于这一观点,香江文艺界的一众老男人,包括蔡斓、黄沾、倪眶在内,均是异口同声。
都说张妈咪在年轻时的确是惊为天人,沉鱼落雁,美得冒泡。
而张爱嘉这模样属实是长残了。
接下来便是重点了。
张爱嘉的外祖父,名叫魏璟蒙。
曾任隔壁岛新闻局局长,中央通信社社长,被誉为“苔湾岛新闻事业的奠基人”,新闻界的泰斗级人物,且还有些身份不宜细说。
如今虽然已经退休,颐养天年。
但有些东西是不会那么快就消失的,例如人脉,例如影响力,例如所谓的门生故吏。
……
因为家庭因素和童年经历的影响,让张爱嘉成了一个任性而叛逆的大小姐。
爱打架,爱耍酷,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
在今年年初,还是25岁的张爱嘉,在飞机上偶然认识了美联社香江分社的社长刘又林。
一个年龄已经41岁,比她要大整整16岁的男人。
然后,只过了三个月。
张爱嘉便不顾家人的反对,任性而叛逆地与刘又林结了婚。
再然后,也就几个月的时间,结婚不到一年的张爱嘉与刘又林便产生了矛盾。
吵架……冷战……
直到现在,比高这家刚开没多久的电影公司,似乎也是成了那只被殃及的池鱼。
投资出品的《疯劫》,款项都还没有结清楚呢,电影公司就已经是先一步散了。
……
咖啡厅,靠窗座。
张爱嘉接过了话头,因为是当事人的缘故,一切都变得直接直白了许多。
“比高不是你与刘先生的夫妻店嘛。”
“怎么突然就散了?”
颜祖随口的问,张爱嘉也是毫不避讳的应声讲道。
“闹矛盾了。”
“他觉得做电影不行,风险太大,容易亏本赔钱。”
“而且他也不喜欢电影这行当。”
慢悠悠地端着咖啡浅饮的张爱嘉,语气不平不淡,脸上神情是自然而无所谓。
比高比高,比翼双飞,飞得更高。
但很显然,这个极具特色和夫妻店属性的公司名字,大致是取得有些“高”了。
颜祖点了点头,道。
“懂了。”
相比于其他行业,电影这个领域,的确是要特殊一些。
投的是真金白银,而且还不是小钱。
几十万、上百万的港币,还要的是流动资金,一股脑的砸进去,一般人那是真的不敢玩。
有本事,有人脉,再加之运气好,那的确能赚钱,而且还有一定的概率是赚大钱。
但有句话叫做幸存者偏差。
相比于这小部分的胜利者,更多的还是平庸者和失败者。
几十上百万的港币丢进水里至少还能听个响,但砸到电影里,如果运气差一点儿的话,那是倏的一下就没了。
血本无归什么的,简直太过稀松平常了。
甚至有不少的圈内人都在告诫自家后辈——你花天酒地玩女人都可以,但绝对不要下场拍电影。
就跟后世那些有钱人对孩子的告诫一般无二,——你可以每天都潇潇洒洒的玩儿,但不要去创业。
其实基本上就是一个道理。
……
“比高没了,这部戏的投资怎么办?”
颜祖的问询声音响起,许安华有些尴尬地低下了头,而张爱嘉倒也是直白,一双大眼睛直接望向了颜祖,对上了视线。
这一刻,颜祖倒也是再次略懂。
有所猜测之下,面上不动声色,暗自则是嘴角勾勒。
“时间也差不多了。”
张爱嘉没有直接回答颜祖的问题,而是转头用一个询问,发出了邀请。
闻言,颜祖也是悠然浅笑,应声道。
“那我可得多吃点儿。”
张爱嘉一笑,随即看向了许安华。
“阿华。”
“你先去开车吧。”
“我和阿祖在门口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