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在香江电影界这个目前仍旧存有一套师承习俗的地方。
不管是张立荀还是林瑜,其实都是何冠昌带的门生,亲自培养的徒弟,并不仅仅只是助理和秘书。
例如此前的张立荀。
何冠昌便借着《鬼打鬼》这个机会,把张立荀给推了出来,一边积累经验,一边增长资历。
等到了后面,电影制片人也好,公司高管也罢,都是张立荀的路。
“还有吗?”
门生弟子自然需要教导,何冠昌这个老师,径直一个问询。
而林瑜这边,在想了想后,问道。
“这一次的《撞到正》。”
“您给了阿祖和张小姐一个复活节档期,是为了维系关系。”
私底下的对话就是这么的直接和直白。
林瑜口中提及的只有颜祖和张爱嘉,而许安华则是又一次被完美的忽略掉了。
“但一个点的份额都不要。”
“却又给了他们合作者的待遇,甚至租用器材和后期制作什么的都打了折~”
“这一点我有些想不通。”
微微摇头的林瑜,随即又紧接着问道。
“而且您这两天不是还在想着。”
“要跟阿祖聊一聊,把他签下来,或者入股他的春秋嘛。”
刚才在这个办公室里,双方聊的只是《撞到正》,至于签人和入股的事情,何冠昌直接提都没提。
闻言。
何冠昌同样微微摇头,却也依旧是心平气和的对着林瑜教导道。
“在《鬼打鬼》的合作上,阿祖是以【春秋】的名义和我们嘉禾合作的。”
“阿祖他现在的想法,大概率是想要做独立制片了。”
平静的言语在继续。
“现在的话。”
“跟他聊是肯定会聊的,明天晚上在庆功宴上,我就会跟他说这件事情。”
“但大概率会被拒绝。”
真正优秀的人才,从来就不好挖,这一点何冠昌很早就懂了。
而同样的。
在这一刻,林瑜也是听得一顿,学到了新知识。
——明知最后的结果可能不会太好,但依然要去试上一试。
因为任何事情都要做了才会有一个结果。
既是以防万一,也是为了铺垫。
“就《撞到正》这部戏来说。”
“它会成为一座桥梁。”
“独立制片可不是那么好做的。”
“特别是还要出外景。”
“独资的压力更是不用多说。”
闭目靠在老板椅上的何冠昌,似若一个稳坐钓鱼台的姜姓老翁,悠悠地道。
“等阿祖在外面四处碰壁,吃够了苦头。”
“一经对比之下,自然也就知道嘉禾的好啦。”
“到时候再跟他聊签约或者入股的事情嘛~”
虽然何冠昌没有正面回应份额的事情,
但林瑜还是听得恍然大悟,看透了外表之下的第二层,言道。
“您不看好这部《撞到正》?”
相比于林瑜的惊讶,何冠昌则是悠悠一笑。
“至少就目前而言。”
“这部《撞到正》也就是五五开,赚的可能性有,但赔的可能性也不小。”
“有一点小瑜你要记住。”
“我们做电影的,绝对不能盲目,也不能狂妄和自负。”
“电影永远都是不确定的。”
“哪怕是许贯文,也从来不敢跟我和雷蒙打包票,说他的电影就一定能够赚钱。”
这一点倒的确是真的。
许贯文每次上新戏其实都会紧张,很有压力,因为电影这个东西真的就很神奇,充斥着各种不确定的因素。
虽然到目前为止。
许贯文做导演的戏,真就每一部都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