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之前剪辑《鬼打鬼》的场景,似曾相似的画面,颜祖不由得愉悦一笑,开口打趣道。
熟悉的字眼,熟悉的语调,从颜祖的口中冒出,听得张耀宗是一顿又一愣,随即便是忍俊不禁,幽幽一语。
“你小子……”
“但还是那句话,男人不能说不行!”
旁边的许鞍华和陈勋奇也有些忍不住,五官略显“狰狞”和“变态”,快要坏掉崩掉了。
“走着!”
“今天咱们直接剪完它!”
仿佛是打了鸡血一般,张耀宗大步流星,拉着颜祖走进了剪辑室,满状态复活。
只能说,这或许也是一种天赋吧。
……
而就在颜祖这边,与许鞍华、陈勋奇和张耀宗三人忙着《撞到正》的剪辑之时。
何冠昌这边,在离开后期大楼之际,想着刚才与颜祖商谈的《撞到正》宣传和预热。
稍作思索后,朝着身边的张立荀说道:“阿荀。”
“《撞到正》这边,你也跟一下。”
“盯一下之后的宣传和预热。”
有张立荀亲自‘跟’和‘盯’,何冠昌也放心些。
就如同颜祖说的那般,在《撞到正》的合作上,嘉禾必须要拿出态度和诚意来。
万一嘉禾的宣传部门啊,或者是院线部门啊,出个奇葩蠢货,搞出什么奇奇怪怪的动作和节奏,那可就让人郁闷和无语了。
毕竟猪队友这种东西,真的很不好说。
有时候甚至会超出人类的范畴。
“明白。”
应了一声之后,张立荀想着今天的日程表,便朝着何冠昌说道:“boss。”
“四点钟快到了。”
“吴思远先生应该也已经到了。”
吴思远这边的约,何冠昌自然也没有忘记,便随声点了点头,提步讲道:“走吧。”
很快。
随着电梯的运行,直上顶层的何冠昌,带着张立荀回到了办公室。
一到敞开的门口,沙发上坐着的两个人,便映入了何冠昌与张立荀的眼帘,秘书林瑜则是正在泡茶。
“boss。”
林瑜开口之后,便是沙发上坐着的两个人了,连忙起身,朝着何冠昌这边,笑迎道:“何生。”
“思远,等久了吧。”
“没,我们也是刚刚才到。”
与何冠昌打着招呼的人,有些佛意的脸上,两颊挂有小肉,眼镜下面的那双眼睛,黝黑而明亮,弯眼间自带和善气韵。
偏分的头发梳的一丝不苟,身形稍显圆润,不卑不亢间,是常年挂在眉眼间的一抹浅笑。
这个被何冠昌亲切喊着阿远的男人,正是吴思远,现如今的香江影坛独立制片第一人。
亦或者说,是三大巨头和左派双南之外,最有实力和分量的那一拨电影人。
出生于1944年的吴思远,就比1945年的袁禾平大一岁,如今是35岁,下个月过36岁的生日。
67年23岁时,毕业于新法书院的吴思远,正在一所中学教书,当着一个育人树人的教师。
课不是很多,工资也还不错,但对电影很感兴趣的他,报名参加了邵氏兄弟举办的电影编导培训班。
就这样,吴思远成了邵氏的一员,也成功踏入了电影界。
在71年,27岁的吴思远独立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疯狂杀手》,这部戏的动作指导就是袁和平与袁祥仁,投资方则是明星电影企业公司。
再到73年,已经执导了五部电影的吴思远,在29岁之时,创建了后世大名鼎鼎的思远影业,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影史留名之路。
思远影业的创业作是《香港小教父》,主演则是梁小龙和仓田保昭。
相比于其他的香江电影人,吴思远也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天才。
如今的思远影业,在香江的独立制片领域,就是那个执牛耳者,是无数中小型电影公司羡慕和效仿的对象。
此前。
在影坛混不出头,一路扑街到底,最后跑去澳洲卖炒饭的成龙,的确是被罗唯给“请”回到了香江。
但把成龙给挖掘出来,慧眼识英才的那个人,其实是吴思远。
在罗维电影公司里的那两年,成龙还是没起来,继续走在扑街路上,且是一扑再扑,拍的那些戏简直辣眼睛。
担任主演的戏,就没有一部是赚钱的。
眼看着又要回澳洲卖炒饭了。
这个时候,吴思远站了出来,找上了罗维,以五万港币的片酬,请成龙当男主角,拍出了一部《蛇形刁手》。
再然后,便是爆上加爆,在整个亚洲掀起了一场浪潮和风暴的《醉拳》。
所以。
相比于罗维,吴思远才是那个成龙应该一辈子感恩的引路人,那个改变他一生的慧眼伯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