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城门。
李木槿随意打量了一下县城,便放下了帘子:没什么特别,还比不上天河镇。
大约一炷香。
马车停下。
李木槿赶忙落车。
一看。
大门口站着一群丫鬟小厮,为首的是一位样貌清秀、气质干练的贵妇人。
她亲自扶着王老夫人落车,一副孝顺姿态:“母亲,您回来了,怎么也不提前通知一声,媳妇好亲自去别院接您。”
王老夫人语气平平:“你打理家宅事务繁杂,就没通知你。”
贵妇人面露感动:“多谢母亲体恤。”
一旁,王玉茹轻唤:“婶婶。”
贵妇人笑意盈盈:“茹儿,母亲多亏有你照顾。”
李木槿冷眼旁观,却觉得她笑得很假。
短短一个照面,这县令后院似乎不太平呀……不过,和她一个小小琇娘无关。
王老夫人出声:“林氏,这是我找来的修复绣画的绣娘,李娘子,你给她安排一个住处,好好款待。”
林氏轻飘飘看了李木槿一眼,点头:“是,母亲。”
没有搭理的意思。
……
王老夫人的确着急。
李木槿直接跟着她到了住处,也是一个名叫“寿安院”的院子。
坐下喝了一口茶。
丫鬟已经拿来了绣画。
王老夫人小心翼翼拿起绣画:“这就是我找你修复的绣画,你看看,能否复原?”
李木槿看过去,微讶。
这绣画上面的居然是一个年轻男子,身材修长、面容俊朗、气质儒雅;翻转过来,是一个中年男子,但从面容很容易判断,乃是同一人。
这人是谁?
她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此人一定是对王老夫人极其重要的人。
“老夫人,我能拿上手看看吗?”
王老夫人点头。
她小心接过,仔仔细细查看了起来。
绣画一看就时常把玩,边框已经包浆。
可这绣画不知道怎么的,绣画的三分之一居然晕开了,还好,画中之人的脸保存了下来,只有耳朵部分有些微损伤:“是受潮了吗?不太象,倒象是浸了水……”
“没错。”
王老夫人叹气:“家里人没注意,不小心给掉进了水里。”
她期盼的看着李木槿:“李娘子,你能修复吗?”
有难度。
好在,原身在侯府有过这样的经验。
“可以一试。”
王夫人大喜:“太好了。”
“我已经吩咐林氏,把针线绣架一同放进你房间,你就在房间安静修复,我让小红照顾你,你有什么需要直接告诉她即可。”
李木槿点头。
……
她就入住进了宋府。
林夫人给她安排在一处僻静的一进院子里,李木槿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来做工的,稍作休息便开始处理绣画。
对此。
小红很是满意。
她悄然离开,吩咐了一个小丫鬟伺奉李木槿。
转眼就到了第二天。
昨日,李木槿没有动针。
修复之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这幅绣画她只能成功,不允许失败,在动针之前,她得在脑海里完整的仿真几遍才放心。
吃过早饭。
她开始下针。
两幅绣画的模样她已经刻在了脑子里,为了防止出错,她还特意用炭笔画了出来。
首先。
她需要将晕开的部分针线剪开,清理干净出绣底。
这一步,需要十足的小心细致,保持着一个姿势,一坐就是一上午。
小红亲自端着餐盘:“李娘子,用午膳了。”
李木槿这才发现已经过去这么久,一动,脖子又酸又痛,对小红客气一笑:“好的,多谢小红姑娘。”
“应该的。”小红放好碗筷,没有离开,笑着问道:“李娘子,修复这个绣画,你大概需要多久?”
李木槿早有腹稿:“至多不超过七日。”
小红笑容加深:“明白了。”
她急着回去告诉老夫人好消息:“那我就不打扰娘子用膳了,青儿,照顾好李娘子。”
一旁小丫鬟忙点头:“好的,小红姐姐。”
青儿,也就是小红吩咐来照看李木槿的小丫鬟,年纪很小,只有十二岁。
短短一日,两人相处得很融洽。
通过青儿,李木槿也简单了解了宋府的情况。
宋府人口不多,主子只有王老夫人、宋县令宋千山,夫人林氏,大少爷宋辰,二小姐宋依依和表小姐王玉茹。
又是两日。
李木槿安静的在房里刺绣。
自从三日前来到张府,她进了这间院子,便一次都没出过门。
早晨,起床洗漱,吃过早饭便坐在绣架后,一直到吃午膳,午休两刻钟,继续刺绣,一直到晚膳后,在院子里转两圈,上床休息。
每日重复。
这日早上,用过早膳。
她按照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