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午饭,两人在寿安院陪王老夫人聊天,不过两刻钟,王老夫人面露倦意,两人告辞。
王玉茹带李木槿返回院子。
出了寿安院,李木槿站住,对她说:“玉茹小姐,我想趁着中午休息的时候去镇上买些东西。”
“你要出去?”
王玉茹微讶,又点头:“也行,我让小雨带你去马厩,让车夫送你去镇上。”
李木槿摆手:“不用特意安排马车,这别院离镇上两刻钟就到了,我走过去便是。”
她去镇上要做一件见不得光的事情,带上车夫就前功尽弃了。
闻言。
王玉茹点头:“行吧。”
“那我让小雨带你出去,顺便和门房说一声,你回来时不必拦着你。”
李木槿微微松了一口气,笑着点头:“多谢玉茹小姐。”
王玉茹笑着摇摇头:“李娘子不必这么客气,你教我刺绣,按道理我该称呼您为老师,你日后唤我玉茹便是。”
李木槿有些受宠若惊:“这……”
“玉茹。”
王玉茹笑意加深:“老师。”
李木槿忙摆手:“哎,别别别,我可不敢当,你要是不介意,我们同岁,你叫我木槿吧。”
王玉茹可是县令家的小姐,身份和她不可同日而语,她可不敢拿大。
如果王老夫人、林氏等人知道,心里不快,她承担不了后果。
王玉茹也没勉强,从善如流改口:“好,我便唤你木槿。”
“你唤我玉茹 ,就这么说好了。”
李木槿直点头。
她真有些怕了这个文文静静的小姑娘,一会儿一个想法,让人无法预测。
……
两刻钟。
她走到了天河镇主街上。
李木槿自言自语:“县衙就在正中间,占地超过一亩,可只有前门有衙役把守,我可以趁着无人,从侧墙将纸条扔进去。”
有了目标。
她大步朝着县衙走去。
如今午时六刻(中午十二点半),街上流动的人不多,县衙的两名值役昏昏沉沉点着脑袋,她心里一喜。
正是好时候。
路过正门,她借着机会观察了里面两侧的地形,不急不缓如同正常人路过一般转进了拐角,左手边的高墙内便是县衙的一进大堂,也就是电视剧里升堂的地方。
她刚才看过了,这边没有任何花草树木遮掩,将纸条丢进去,不用担心掉进花草丛里县衙的人看不到。
站定。
她左右观察,都没人。
从怀里掏出一张叠好的纸,快速揉成了一团,用力往墙内扔。
没出意外,纸团顺利扔进了墙内。
她没敢逗留,又左右张望没人,没原路返回,绕了一大段路,经过县衙后门往宋家别院方向走。
一刻钟。
彻底远离县衙。
她暗暗的松了一口气,呢喃自语:“现在,就看县衙什么时候发现我的这张纸条了,希望他们不要不当回事儿……”
后续要经过时间发酵。
李木槿返回别院,没有露出任何异样。
未时两刻,还有时间,她让青儿一起躺下睡了半个时辰。
申时。
正常教程。
谢绝了用膳邀请,酉时正(下午六点),她坐马车返回红柿村。
马车的速度不是牛车、驴车、骡车之类可比的,也就一刻钟左右,她抵达了李家。
落车,和车夫告别,他驾车返回。
“回来了。”
王氏迎上来,关心道:“今天在宋府待得怎么样?那个玉茹小姐和你处不处得来?没受什么委屈吧?”
李木槿心头一暖。
她笑着回答:“娘,你放心,王老夫人和玉茹脾气都很温和,对我很客气。”
王氏松了一口气:“那就好。”
她又问:“吃过晚饭没有?”
李木槿:“还没有。”
王氏:“我们也没吃呢,厚朴还没回来,你要是饿了就先吃。”
李木槿摇头:“不用,我下午用了糕点没太饿,等厚朴回来一起吃吧。”
王氏点头:“行。”
李木槿惦记着两个孩子:“娘,不和你多说了,我去看看两个孩子,孩子在你屋还是我屋?”
“在你屋里呢。”
王氏:“半个时辰前喂了一次奶,现在也不知道醒没醒。”
李木槿点点头。
进了屋。
两个孩子睡得正香。
她安静看了一会儿,挨个亲了亲,不打算打扰他们,刚转身,一道奶声奶气的急促叫唤止住了她的脚步。
她猛地转头。
平平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一双大眼睛直勾勾看着她,两只小手朝她的方向挥舞,似乎在挽留她。
挽留?
这两个字让李木槿心里一甜。
但是,理智告诉她不可能,这两个家伙,还不满五个月大呢。
不过。
她打趣道:“平平这是舍不得娘亲走是不是?是不是好久没见娘亲想娘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