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报信的女人是桑树村赵氏的邻居,名叫孙大丫,她嫁到了附近的高坳口村,因为两家是邻居,又是同龄,未出嫁两人关系很好。
嫁了人后才渐渐断了联系。
与赵氏和娘家不来往不同,孙大丫娘家人丁兴旺,最上面孙爷爷孙奶奶,生了四个儿子,都娶妻生子,一大家子二十几口人住在一起没分家。
孙大丫出生四房,是四房的大女儿,下面有两个弟弟。
因为是四房唯一的女儿,爹娘对她很是宠爱,爷奶爱么儿,爱屋及乌,她在孙家的地位是孙女辈的第一。
出嫁后。
她时常回娘家。
这不,昨天回娘家,听说了赵一木报名参兵,回来没回家直接来了红柿村告诉赵氏。
事情是这样的。
还是粮税惹的祸!
去年,赵氏彻底和赵家撕破脸,如今大半年过去一次娘家也没回。
赵大江依然不种地,好在赵一木长大了,和两个弟弟三个人每天起早贪黑的种地,收成比以往减产三成,但在今年的桑树村也是不错的收获了。
结果。
赵大江偷偷将所有粮食卖了去喝酒赌钱,收粮官来拿不出粮食交税。
大宁朝规定,粮税交不起,就要拉去做苦役抵偿税款,赵家交不出粮食,那就必须出一个人。
赵大江不乐意去。
赵一木今年十五岁,在乡下已经可以娶妻生子了,赵大江让他去做苦役抵税。
赵一木抱怨了几句,被他又打又骂,还好躲了出去。
一夜未归。
第二天他带着几百斤粮食回了家,补上了粮税。
赵大江逼问钱从何处来。
赵一木坦白报名参了兵,在大宁朝,报名参兵去边境都会给银子。
对此。
赵大江极其愤怒,大骂他擅自做主,让他不许去,还把他锁在了家里的柴房里面。
参兵报了名拿了钱,可不是不想去就不去的,延误了报到算作逃兵是要杀头的,
报到时间就在三日后。
所以,孙大丫得知了这个事情,立马就来找赵氏了。
听完。
赵氏只觉得眼前一黑,身子摇晃。
李木槿赶忙扶住她:“弟妹,你可要撑住,赵一木还等着你去救他出来呢。”
她心里惊呆了。
赵大江真是一次又一次拉低她的下线。
他实在搞不懂,赵一木是他的儿子还是他的仇人。
她现在还不知道赵大江轻薄了村里里正的女儿,将锅甩到赵一木头上的事情,要是知道,恐怕会更加震惊。
“对。”
赵氏咬紧牙关,她看向孙大丫,一脸感激:“大丫,多谢你来告诉我这个事情,我之后再登门道谢。”
“我现在要……”
孙大丫理解的点头:“我知道,你赶紧去吧。”
“既然你知道了,我也就先回家了。”
“我儿子黏人,再不回去估计嗓子都要哭哑了。”
赵氏挤出一个笑:“慢走。”
孙大丫比她早一年出嫁,可孙大丫的儿子已经两岁了,她还没有孕信。
对此。
她心里是羡慕加嫉妒的。
也是因此,她故意和孙大丫淡了往来。
要是往日,听到孙大丫这么说,她肯定要在心里抑郁半天,但是如今,她满心满眼都是大弟赵一木的事情,根本来不及多愁善感。
赵一木是她手柄手带大的。
赵大江和孙氏都是甩手掌柜,只管生孩子不管养孩子,她对于赵一木真可谓是长姐如母。
目送孙大丫离开。
赵氏当即也要走:“大姐,麻烦你替我和公爹、婆母说一声,我现在就去桑树村。”
王氏带着平平和安安去隔壁孙家找小伙伴儿小石头玩了。
此刻。
只有她和赵氏在家里。
李木槿怎么可能让她一个人离开,赵大江不是好惹的,她势单力薄过去了也讨不着好。
于是,她道:“我和你一起去。”
赵氏惊讶,然后,双眼盛满了感动:“大姐,谢谢你……”
“一家人别说这些。”
李木槿摆手,表情严肃:“就咱们两个人过去,我怕救不了赵一木。”
赵氏急得眼睛都红了:“那怎么办?”
李木槿很快有了主意:“我们先去镇上,找川贝和我们一起去。”
赵氏眼睛一亮:“好!”
小叔子天生神力,带上他绝对可以救出大弟。
两人驾着牛车,急匆匆往村外走。
因为走得急,李木槿尤豫了一下,放弃和王氏说一声。
这个事情复杂,告诉她又得耽搁好一会儿,赵氏心急如焚实在等不了。
她可以理解。
虽然说,距离赵一木报到的日子还很充裕。
但是,赵一木现在被锁在家里,还不知道吃了什么苦,现在情况如何,肯定是放心不了的……
大黄现在正值壮年,两刻钟就抵达了武馆。
武馆的人都认识李木槿。
没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