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梅汤熬好。
日入时分(下午七点),晚饭做好,李木槿将汤渣过滤掉,酸梅汤倒进了一个木盆子里。
王氏出声:“已经放凉了吧,我来尝尝味道怎么样。”
李木槿:“娘,先等一下。”
王氏:“恩?”
她没解释,迈步走向了后院的卧室,打开门,一脸期待的走向水盆,看向陶罐里面,表情古怪:“啊?!”
她应该高兴还是不高兴?
陶罐里面的水结冰了,但没有完全结冰,只有一点儿冰渣渣。
李木槿拿起陶罐认真观察,一脸的纳闷:“硝石制冰不就是不停搅拌吗?我没记错啊!”
“方法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应该是我的步骤出了差错,只能后面慢慢研究了……”
“看来,是我想得太简单了!”
下一刻,她龇了一下牙:“好凉!”赶快把陶罐放在了桌子上:就捧了一会儿陶罐,她手都冷得发疼了。
李木槿不怒反喜,一脸喜悦的看着陶罐,道:“虽然没有结成冰,但现在这个冰水已经足够凉了,加进酸梅汤里,喝下去肯定透心凉!”
又伸手去拿。
半空中想了想,把袖子拉出来,隔着一层衣服捧起陶罐,这才小心翼翼往厨房走。
王氏好奇:“这是什么?”
一看,惊呆了:“这、这是冰?!!槿、槿娘,你哪儿来的冰?”
李木槿挑眉:“当然是我制的。”
“娘你今天不是问我带回来的什么东西吗?它叫硝石,冰就是用它来制的。”
王氏恍然。
那个古怪的玩意儿原来是用来制冰的,原来如此……个什么!
这可是冰。
冰啊!
从来没听说过,可以凭空变出冰来……
李木槿知道王氏的惊讶,依然用了万金油的理由:“娘,这是我在长安城学到的法子。”
王氏表情丰富。
她心里暗暗咋舌:没想到,长安城的人居然连冰也会制,不愧是国朝的首都,天子脚下!
这么一想,她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接着,她想到了什么,神色激动了起来:“天气这么热,你爹干完活回来没有胃口,有了冰,就能让他多吃点儿东西了!”
“还有平平和安安,这段时间太热了,两个小家伙也吃得少了很多,瘦了一大圈,我心里焦心得很,现在有了冰就好了。”
李木槿沉默。
爹瘦了她承认,可平平和安安瘦了?
她转头看着两个小东西的双下巴,实在是无法违心说出这句话。
李木槿震惊。
娘,你真的没有眼花吗?
瘦?
这两只小猪崽。
有句话说:有种瘦叫做奶奶觉得你瘦。
王氏是真的认为两个小宝贝瘦了,说着话,心疼的摸了摸他们的头,吩咐李木槿:“先给平平安安弄点儿冰水喝。”
李木槿放弃抵抗。
瘦就瘦吧。
“好,我做个冰镇酸梅汤。”
“……”
很快。
她调了五碗冰镇酸梅汤,她、王氏、平平、安安和刚打了猪草回来的赵氏一人一碗。
赵氏并不知道冰水的事情。
酸梅汤李木槿熬过,她习以为常的接过去,喝了一口,瞬间瞪大了眼睛:“好冰!”
“大姐,你怎么弄的?这么凉快?!!”
家里有水井,天气热了也把绿豆汤放进去过,是更凉了,但却也没有这么凉!
这简直,简直……
赵氏找不到形容词了,最后,回想起了她小时候冬日下雪,她偷偷吃雪花的场景,就是这个感觉。
她迫不及待询问:“这里面有冰吗?!”
闻言。
李木看一愣,然后惊了:“美娘,你喝过冰水?”
赵氏脑子炸了:“真的是冰!”
“大姐,你、你买的?”
她现在一个月至少去一次镇上,也增长了不少见识。
天气热了之后,镇上有了卖冰的,分为两种,一种可食用,一种不可食用,可食用的冰一斤要两贯钱,不可食用的一斤也要五百文。
她知道价格后吓坏了。
一斤冰最便宜也要半两银子,比她命还贵。
在镇上,只有大户人家才买得起。
她都不敢多看卖冰的一眼,结果没想到,她居然也有吃到冰的一天。
这可是可食用的,一斤冰要二两银子,自己刚才那一口,起码值五十文吧?算了一下,赵氏觉得自己要晕了……
“不是你大姐买的。”
王氏早忘了自己一开始听到的瞠目结舌,得意的眩耀:“这个冰,是你大姐自己制的。”
赵氏不可置信:“什么?!”
李木槿用给王氏说的借口重复了一遍。
制冰没法瞒住。
除非,她一个人偷偷享用。
但,这两年来,她已经彻底把李家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做不到吃独食。
赵氏努力消化。
见她不说话,王氏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