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复聚,空气转闷,疾风骤起,雷鸣电闪,又降大雨。
赵家庄,一棵三人合抱粗的大树处。
洪水早漫过此树腰部,兼又砸落下黄豆般冰冷的雨滴,使得枝叶簌簌地不时掉落,飘落于浊水面上随洪水流走。
又有阵阵狂风吹击,强风猛地拂去了留在叶片上的浑浊雨珠,整棵树象是一柄被风吹弯吹歪的大伞。
树上挂了两男子,一个人醒着,醒着的在较上方。
另一个人一动不动,停挂在树枝交叉处,仿佛随时会掉下来。
上方男子虽醒着,头脑却是昏沉无比,眼皮子像注了铅水一样,不停垂落下来,好在骤雨打落至面部,让他减去不少睡意。
他双手抱着树,一刻不敢睡。
他怕,怕万一睡着了,一个不小心掉进水里。
洪水好大,掉下去,自己必死无疑了。
他见下面同样悬挂了一个人,轻声喊道:“兄弟,醒醒,醒醒。”
下方男子迟迟不应声。
醒着的男子喊了一阵,没有回应,便没再坚持下去。
他此番也是饥寒交加,全身无力,如此叫唤,若是得不到应唤,只是白费力气,徒费口舌。
过了一阵,雨停了,乌云渐渐散开,不过天还是昏昏沉沉的,象在傍晚。
困意睡意挤满全身,最终他双眼皮还是垂了下去,这次没有再睁开。
闭上眼的最后一刻,他转头瞅了瞅下方仍然挂在树杈间一动不动的男子。
洪水滔滔,四周充斥水流冲击的声音,忽的,大树旁的一方水域兀地平缓下来,渐渐归于静止。
镜面上浮起了白雾,水域四方缓缓起了四道水墙。
咕咕咕咕。
水面上不停冒着水泡,一串一串一团一团的,没有停止的迹象,又过了一会儿,这水泡变成了粉红色。
一团粉雾蓦地从水面上升腾而起,向四周湿润无比的空气中氤氲开来,遮住了周围的视线。
这粉雾被风吹拂着,自在轻盈飞舞着。
此时,一阵阵尖锐刺耳之声突然响起,一只巨大的粉红蚌壳从水中破水而出,随后轰的一声破水声响,两面蚌壳张开,又缓缓合闭上,象是在呼吸,又发出滋滋水声。
这般进行几次,粉雾也消弭于空中,蚌壳上幻出一道粉红人影,体态婀挪,身姿轻盈,竟是一位妍丽秀美的妙龄女子,身着宫装,两耳穿珠,梳凌云鬓,盈盈笑着。
女子的五官出现后,身下的蚌壳便消失不见。她双脚轻点水面,却不下沉,仿若轻如鸿毛,又若走在实路上。
女子试着走了几步,随后轻快跳跃起来,裙摆飞舞,不一会儿,就冲到了树下。
随即抬头望树,伸出玉臂,捏着兰指,低首往前一吹,一股粉雾从口中倾吐而出,汇集成条条细线飞向树上的两个男子,溜入了两人的囗鼻之中。
两名男子的眼睛蓦然睁开,瞪圆了双眼,最后粉雾从嘴中逸出。
两人“扑通”一声,瞬间从树上跳下来,激起不小波纹。
二人身体浮在水面上。
“嘻,嘻嘻嘻……”
那女子也不知怎么,突然讥笑起来,笑声诡异,令人头皮发麻。
她走近二人,猛然张嘴,可怖的是,下一瞬变成张壳巨蚌,将其中一名男子包裹生吞下去,骇人眼目。
上名男子完全被吞噬后,女子侧身转向剩下的一名男子,一口吞了进去。
这哪是女子,分明是一只巨大河蚌!
分明是成了精,开合身子,四处寻活人吞噬的妖孽!
蚌妖吞了两活人,吸了他们的血肉精气,发出两道诡异的声音,缓缓沉入水中,四周水域又变得紊乱成原般模样。
另一头。
林庸翻越山头,到了赵铁牛所说之地,从山丘上俯视那处,还可见到断壁残垣。
途经一幢外型基本完好的石屋时,屋内突然传来瓶罐落地之声。
林庸赶忙上前查看。
原来是一只放在几案上的灰陶罐被水冲倒,与石墙相撞而碎裂。
林庸叹了口气,走出了这间幸存的石屋。
赵家庄的许多房屋都被冲毁,特别是木屋,很少有完整的。
继续前行,又有零零散散的浮尸从林庸身边经过,都是全身发肿,衣衫不整,披头散发。
又搜查了几座屋子,没有活人留存,连尸体都很少见,大抵全是被洪水一冲而走了。
如此搜寻了一阵儿,大致将庄里所有民房看过一遍,没发现任何活人踪迹,林庸便往其他地方去。
如赵铁牛所言,幸存村民应是找寻了一处高地暂且躲下,这附近只几座山丘,村里既然未发现踪迹,不如去那几座山丘处找找。
心里下了判断,林庸果断去不远处的山丘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