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赢了,朕答应你,让魏王、晋王就藩。”
望着满脸倔强的李承乾,李世民答应了。
有决心、有实力、有手段,大唐后继有人,他不想走到天幕中父子兵戎相见。
也许有时候正是因为承乾是太子,他给太子的压力太大了。
或许父皇当年也是这么为难的。
“谢陛下,儿臣叩谢天恩。”
李承乾挣扎着要起来给李世民行礼,却发现自己撞的脑袋晕晕的。
“行了,好好养伤,改日泰儿、治儿就藩的时候,作为长兄你还要去送送他们。”
“儿臣领旨,儿臣定然不会亏待两位弟弟。”
身侧人群中的李泰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知道今后与皇位无缘了,不过如今这场面,大家都平安活下来了。
李治深深的看了一眼李世民,若历史没有改变,按照天幕所言,后来登上皇位的必定是自己,父皇真的爱大哥啊。
唐高宗时期
“陛下,是否会有些遗撼,太宗皇帝选择了废太子。”
武则天有些好奇的问李治,不知道他是如何想的,另一个时空的历史已经改变。
“朕觉得挺好,毕竟大哥和四哥都活下来了,父皇在世的最后几年,内心一直很痛苦,他认为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大哥和四哥的死亡,如今改变了也好。”
李治笑呵呵的说道,至于内心真实的想法,连枕边人武则天都看不清。
“是啊,活着好,唯有活着才能有希望。”
武德年间
“老二,这个决定做的不错,就应该支持嫡长子,不然皇位传承不都乱了套了。”
李渊看到李世民最终选择李承乾,开心之下脱口而出。
李世民看着自家口不择言的爹,爹啊不会说话别说了。
虽然你已经封我为太子了,但这不是大哥还在旁边吗!
看着还要继续说的李渊,旁边脸色已经变黑的前太子,现晋王,大哥李建成,李世民只能打断李渊。
“父皇,立谁为太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兄弟之间互相友爱,不会造成兄弟反目。”
李渊闻言反应过来,看着已经完全脸黑的李建成,只能打了个哈哈。
糟了,忘了老大还在。好尴尬啊!
洪武年间
“标儿,咱希望你以后也能这么对你弟弟,不管犯了啥错,都是你的弟弟。”
朱元璋欣慰的看着天幕,他老朱就喜欢这种兄友弟恭,父子和谐的场面。
“爹,儿臣知道,儿臣会管教好弟弟们的。”
朱标闻言答应道,他隐约知道有几个弟弟性格暴虐,不体谅百姓,看来自己以后要多加管教了。
“标儿,作为大哥,弟弟错了该罚一定要罚,不可因为是弟弟就纵容他们,不听你话,你给娘说,娘来管。”
马皇后在旁边打补丁,她知道有些事情,作为太子、大哥不好处理。
但作为皇后,就不一样了,她倒要看看那个皮猴子敢翻天!
“对,听你娘的,咱忘了说。”朱元璋也反应过来补充道。
“谢谢娘。”
朱标就差给马皇后现场磕头,还是娘心细,也难怪娘能拿捏住爹。
贞观十六年的事情缓缓落下帷幕,天幕的声音好象略带遗撼,没有看到李二集成“四大成就”。
天幕画面要结束对贞观十六年大朝会的直播。
太极殿内的李承乾忽然想到什么,站起身疯狂的向殿外跑去,他要对天幕说几句话。
站在太极宫的殿外,李承乾对着天幕大喊道:
“母亲,不论您是在那个时空,生下老九后,就不要再生孩子了!”
“孙神仙曾说过,您去世有一部分原因是不顾病体一直在生孩子,伤了本源。”
“母亲,请保重身体,您一定要好好的。”
“母亲,承乾想您了。”
说到最后,李承乾泪流满面,他真的真的很想母亲,他已经有六年时间没有叫过母亲了
也许没有今日的变化,他会在跟父亲决裂之后,选择去见母亲,去做母亲的干儿。
贞观年间
长孙皇后刚跨过殿门,准备带着李承乾几个孩子回自己寝宫。
当她听到贞观十六年李承干的话,再也绷不住情绪,痛哭出声。
她的干儿原来、原来一直在思念她。
这个傻孩子他都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听到,也不知道这样说会不会伤害自己,他只是想跟自己说几句话,几句就行。
“母亲,承乾在这,承乾以后一定要保护母亲。”
小小的李承乾握紧了母亲的手。
长孙皇后看着现在的李承乾,她想擦干眼泪,不想让儿子看到母亲在哭泣,可是不知怎么越擦眼泪越多。
看看贞观十六年的李承乾,再看看手中的李承乾,长孙皇后决定听干儿的话,她要活的更久。
这一次,她要当承干的大树,她不要兄弟之间再走到针尖对麦芒的那一步!
永乐年间
金豆子抢过胖胖手中的手帕擦着眼泪,他娘的,这李承乾怎么搞煽情,让他一个铁血汉子没绷住。
“大哥,我可没哭啊,我只是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