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户籍制度是针对天下人的,那朱元璋的藩王制度则是针对自家子孙,主打一个双标。】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出身微末,他这人对待自己的后代是封建大家长的作风。】
【洪武年间,朱元璋结合大明实际,为了巩固江山,做出了“诸王靖边”塞王策略。】
【塞王制度不是单纯的分封诸王,开历史倒车,塞王制度算是结合大明实际情况的特色主义制度。】
【但非常双标的是官僚贪污我剥皮,儿子贪污我训斥;官僚欺民我砍头,儿子欺民我训斥;反正就是朱元璋对子孙好的太过分。】
【这也难怪朱元璋好多儿子都是类人生物,有这么个惯着他们的爹,那可不使劲的造大明,反正皇位又不是我的
洪武年间
“咱创建了大明,对子孙后代好一点怎么了?咱吃了那么多的苦,不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享福。”
朱元璋有些不服气的嘟囔着,这天幕一直说他对儿子双标。
他朱元璋就双标了,他就是这么一个人,这是他朱元璋打下来的天下,他给自己的儿子谋取一点福利怎么了!!!
下首的刘伯温本来出列说点什么,可是想到朱元璋那对诸王的溺爱,最终还是将话埋在了心底。
叶伯巨已经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一个事情,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作为学究天人的刘伯温,他从朱元璋设立的制度中看出了危险,可是他能说,他敢说吗?
说出来之后,恐怕自己的全家老小都要陪自己上路。
“希望听了天幕的话,皇上能改动一下藩王制度吧。”刘伯温满心期待的想着。
【儿子们都安排做藩王了,朱元璋又操心起孙子辈的事情,总不能儿子享福,孙子以及孙子的孙子不享福吧?!】
【作为吃过苦日子的朱元璋来说,他为了不让子孙后代再过苦日子,他想出了一个妙招---天下养“朱”!】
【朱元璋结合历朝历代封建藩王糟粕,以及自己的私心,创建了大明特有的藩王传承制度。】
【从亲王-郡王-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的8级传承制度。】
【最高的亲王年俸禄支米一万石,依照等级基本按照对半,一直到最低的奉国中尉年俸禄支米二百石。】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这比乃公还要大方,这是要养着自己的子子孙孙啊?”
刘邦看着朱元璋的操作,对这个比自己出身低的开国君王佩服至极。
自己算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朱元璋不仅是鸡犬升天,还要世世代代让子孙当天上人。
没等刘邦脸上露出意动之色,张苍就已经出列,面色严肃的劝谏道:
“陛下,此法万万不可大汉执行,这是亡国之策。”
刘邦闻言直接坐直了身子,一个藩王制度是亡国之策?
张苍这是担任萧何副手之后,第一次给自己谏言,就是如此的石破天惊。
刘邦恭躬敬敬的给张苍施礼:“请张卿教朕!”
“陛下,臣需要一把米。”
很快内侍急匆匆的拿了一把米过来,递给等待的君臣几人。
张苍抓起一把米,然后按照第一堆一个,第二堆5个依此类推排列。
“陛下请看,以这些一堆堆米代表每一代宗室子弟,每一个宗室子弟有五个孩子,那也就是1万石”
随着张苍每指一堆米,然后就报出来相映射需要的俸禄,刘邦、萧何、张良等人听得是额头冷汗都流下来了。
他们听着张苍的话,感觉不是在听一串串数字,而是在看一个帝国一步步走向灭亡。
“陛下,随着时间发展,每一年需要支出的俸禄都是不断增长,就这还是臣只算一个宗室只有五名子嗣的情况下。”
“所以陛下,此藩王制度决不能采用,否则大汉必然加速灭亡。”
张苍一脸严肃的向刘邦讲述着,这一刻张苍是一个理工男,用冰冷的数字在计算帝国的存亡时间。
“张卿,朕受教了,大汉有卿是大汉之福。”
刘邦起身向张苍深鞠一礼,此时此刻刘邦真正的意识到了张苍的价值,以及张苍胖胖 的身躯下隐藏的才华。
“张子,请受我等一礼。”萧何、张良等人也是向张苍施礼,毕竟他们也是汉帝国原始股东。
“张苍惭愧。”张苍也是向刘邦回礼,君臣此刻心连心。
至于刘彻那都不用桑弘羊给他演示原理,他本来就嫌诸王实力强,他削藩都来不及,还给他们钱?
懂不懂诸王宗室口袋里面的钱是我刘彻的钱,我刘彻还用自己给自己发钱?
那不是纯纯的扯淡吗?!
【你以为到第八代子孙奉国中尉就结束了?第九代的朱家子孙终于成平民百姓了?】
【你太小瞧朱重八了,他就不是那种信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人,从第八代奉国中尉之后,不论你是多少代子孙,全部都是奉国中尉。】
【因为朱重八觉得年低于二百石米,他们朱家的子孙就要过苦日子,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
【总而言之只要大明还在一天,我朱重八的子孙就要吃皇粮,就要当大明的人上人。】
天幕下,历朝历代的百姓羡慕的眼睛都要红了,原来这就是朴实无华的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