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百姓们都是愤恨的看着那些胡作非为的藩王,就是这些贵人,一点一点的把他们的土地抢占走了。
他们只想要好好种地,老天爷不出大灾大难,来年有个好收成,家里有点粮食,能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
至于说读书,那都是文曲星老爷们的事情,他们都不敢有这种奢求。
可那些贵人们却不愿意,他们一点一点的蚕食着属于他们的生存空间,百姓们没有一点反抗机会。
“嘿嘿,看来还是朕比较英明,别管它是谁,都逃不过朕的手掌心。”
刘彻笑嘻嘻的看着天幕,诸候王势大,在他这里完全不是事情,这些诸候王都是他的血包啊。
刘彻虽然也没有把百姓当人,但他也没有把诸候王当人啊。
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贵族诸候,统统是他剥削的对象,他平等的对待着每一个人。
洪武年间
“该死!统统都该死!”
朱元璋气的吹胡子瞪眼,他最恨就是兼并土地的贪官污吏,现在他的子孙成为了这样的人。
他家猪崽子在挖大明墙脚,这简直就是拿鞋底子不断的扇他朱重八的巴掌。
“丢人啊,丢人啊……”
淮西勋贵眼神怪异的看着朱元璋,你一天用贪赃枉法来对付我们,也没见你朱重八的子孙有多好啊。
朱元璋只能当作看不懂勋贵的眼神,他满腔的怒火发泄不出来。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福王朱常洵,此人是宅男万历和他挚爱郑贵妃的儿子,万历当年一心想让挚爱的儿子上位,可是没整过大臣。】
【宅男为了补偿自己和挚爱的儿子,万历在福王朱常洵就藩的时候,直接将豫、湖广等多达4万顷的土地划分给儿子。】
【可以说福王朱常洵比他哥和他两个大侄子的生活还要好,有钱又有田,生活乐无边。】
【据传说因为顿顿山珍海味,福王的体重高达300馀斤,名副其实的大白“朱”。】
天幕中,出现了一个白白胖胖,体型圆润的大胖子,周围是十几个侍女服侍,身前是无数的山珍海味。
它们有“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菜蟒、银鱼、清蒸哈什蚂、烩鸭丝”
(原来俺也没有吃过大席,只能拿报菜名凑凑数,发挥一下自己的实力,就是吃肉能吃饱的王多鱼大餐。)
朱常洵每道菜只尝一口,然后就换下一道,那小生活比皇帝美多了。
“咕噜”
朱常洵朴实无华的生活让诸天时空的小朋友都馋哭了,这贵族老爷过得是天上的生活吧。
“爹,你看那是不是熊掌?之前你打猎打回来的大熊的爪爪,看起来好香啊。”
小朋友嘴上虽然是在问他爹爹,但是眼睛就没离开过天幕,这简直要馋死小朋友了。
猎户父亲揉了揉孩子的头,他想开口说下次给孩子留一个尝尝,可是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卖出去一只熊掌的价格,够他们一家人一年的开销,他实在是无法说出口啊。
“爹,没事的,我看看就行,看到那些好吃的,我就当自己吃过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孩子收回了目光,拉着父亲的手,懂事的给父亲说道。
【吃喝只是福王朱常洵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项开支,福王府库里面的金银财宝、粮食绸缎那是堆积如山。】
【崇祯十三年,农民起义军攻打福王所在地洛阳,洛阳守军将领哀求福王出钱出粮犒劳军队。】
【福王朱常洵上去就是一巴掌,那都是老子的钱,你们要打仗,要犒军去找我大侄子崇祯要去,少惦记我福王的钱。】
【洛阳守军也不惯着福王朱常洵,直接打开城门喜迎闯王,毕竟闯王来了不纳粮,说不定还能杀猪过个好年。】
【后来据民间传说,闯王李自成将福王朱常洵称与鹿肉同煮,美其名曰 “福禄宴”!】
【听一听,瞧一瞧,不愧是曾经的国家公务人员,这一出口就是福禄宴。】
【这听起来多有诗情画意,听起来多带π,雨姐来了都得说一句“佩斯,点火”!】
追评:“白灼郦食其,现切袁崇焕;罐焖朱高煦,红烧朱常洵。”
追评:“野史记录说农民军先把福王全身的毛发剃光,灌药水把肠胃处理干净,然后把他和几只梅花鹿一起煮。”
追评:“李自成抄了他家,军费就够一年半载了,要是有觉悟给崇祯打仗,局势可以扭转。”
万历年间
还没有就藩的小朱朱常洵,连滚带爬的跑到他娘郑贵妃身边。
“娘,娘娘,救救我,我不想未来死的这么惨。”
朱常洵哭的是眼泪鼻涕一起流,他真不想死啊,他想好好的活着,他他不要被红烧福禄宴。
郑贵妃抱着好大儿那是眼泪止都止不住,那个做母亲的能接受儿子被红烧,这简直是在挖他的心肝啊。
“洵儿,你放心,娘这一次一定帮你在你爹面前争取。”
郑贵妃眼神中闪过狠辣,不论是为了她儿子未来能活下去,还是为了她儿子未来登基大位,她这个作娘的说不定得用刀杀人了。
至于说宅男万历会不会答应,那就不是郑贵妃要操心的事情了,为了儿子她无所畏惧。
永乐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