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静悄悄溜走,灶膛里的火苗矮下去。
两口锅里的汤汁咕嘟咕嘟收着,渐渐变稠,带着糖色的焦香和绍酒的醇厚。
高林用竹筷沾了点汤汁尝味。
学徒们踮着脚往锅里瞅,蒸汽扑得他们直眨眼睛:“好了吗?”
话音未落,高林抄起长勺,手腕轻巧地一旋,便将红烧鲤鱼盛入鱼盘之中。
鱼身油润,花刀处绽开的鱼肉吸饱了汤汁,颤巍巍地透着嫩。
转身,漏勺探入砂锅,轻轻兜底一抄。
那只煨得酥烂的秋鸭便离了汤,稳稳落在另一个大盘中。
皮色红亮,形态完整。
紧接着,两口锅重又架回火上。高林同时熬起了两道菜的汁芡。
一旁的张庆国忽然发现,红烧鲤鱼的锅中高林竟未用常见的湿淀粉勾芡。
只添了几勺晶莹的砂糖,一点盐,再淋入小半勺醋。
糖在滚烫的汤汁里融化,渐渐泛起粘稠透亮的光泽。
带着一丝微妙的焦糖香和若有若无的醋香
另一边,砂锅里的原汤也收得浓稠如琥珀。
两勺晶亮滚烫的芡汁,分别浇淋在鱼身和鸭身上。
酱红色的汤汁顺着鱼背和鸭身缓缓滑下,在盘底积起诱人的光泽。
最后,高林拈起砧板师傅雕好的那朵箩卜花,轻轻点缀在鸭盘一侧。
两道菜,大功告成!
这一阵忙活,也让高林出了一身的汗,他解下围裙帽子,走到水池边洗了把脸。
学徒们早已围拢在案台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两盘杰作。
阳光落在红亮的鸭皮和鲤鱼身上,更添一层诱人的油润。
高林甩甩手上的水,将两个盘子推到案台中央。
笑着对一直静立观察的丁慧琳说:“丁经理,尝尝看。”
丁慧琳的皮鞋敲打着地面,发出清脆的“哒哒”声,从门口走近。
张庆国早就备好了两双筷子。
丁慧琳走到台面前,目光落在盘中。
这两道菜的摆盘,品相,都远胜张庆国平日的手笔。
色、香已齐,最终就看味了!
她缓缓伸出筷子。
张庆国紧随其后,几乎同时下筷。
顿时,厨房里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两人的脸上。
张庆国先夹了一小块鱼腹肉,送入口中,眉梢一扬,脸上多了一丝笑意。
鱼肉入口,表皮酥香,肉质鲜嫩。
饱含汁水的鱼肉带着浓郁的复合香味瞬间在口中散开。
鲜!嫩!香!甜!
之前尝过高林那惊艳的松鼠桂鱼,张庆国心中本已有预期。
但此刻却还是忍不住脱口而出,带着由衷的叹服:“厉害!真厉害!”
丁慧琳的筷子则轻轻点在了那红扒秋鸭的腿上。
她并未用力,只是筷尖稍稍一拨,那深红油亮的鸭肉便温顺地从骨头上滑脱下来,露出底下酥烂的骨头。
她将那颤巍巍、饱浸汁水的鸭肉送入口中。
鸭肉煨煮得酥烂无比,几乎不需咀嚼,便在舌上温柔地化开。
刹那间,一种难以言喻的复合香气在口中层层铺开!
水发香菇特有的菌类香融合着绍酒的醇厚,在喉间轻轻回荡。
红扒秋鸭这道菜一直是建军饭店的招牌,她尝过不止一次,可哪一次的味道,能及得上此刻口中这般美味!
一股纯粹的味觉愉悦感,如同暖流般从舌尖直冲心。
她内心一阵欣喜,然而,多年的历练早已磨平了她轻易外露的棱角。
她面色依旧淡然,不显山不露水,只那拿着筷子的手,指尖微微停顿了一下。
她又从容地夹了一小块红烧鲤鱼,细细品过,才缓缓放下筷子。
她望向高林。
对方正笑眯眯地看着她,眼神清亮,带着一种了然于胸的自信。
“答应你的事情,我会办到的。”
她顿了顿:“明个的事情你也别忘了。”
高林一听彻底放下了心,笑着点头:“晓得了。”
这事算是彻底成了。
丁慧琳掀开门帘时,转头对张庆国说:“老张,这两道菜的钱记我头上就行。”
高林望着丁慧琳离开,这才松了口气,忽然肚子开始咕咕叫。
一旁的小学徒听到了,立马跑去盛了一碗饭给高林。
见到这一幕,张庆国笑着拍那小学徒的脑袋:“你小子,平时怎么不见这样孝顺我。”
众人顿时哈哈笑了起来。
高林夹了块鸭骨架上的碎肉,就着米饭嚼得香。
忽见学徒们围在案台边,眼睛盯着盘子直咽口水。
“都来尝尝。”
灶火师傅和切墩师傅取了筷子开吃,那些学徒们却望着张庆国。
张庆国瞄了他们一眼:“没长耳朵啊,吃饭!”
几个小学徒顿时喜笑颜开。
筷子飞舞间只听他们几个说。
“好吃!真好吃!”
“恩嗯!比师父”那学徒话没说完就打住了,偷偷瞄张庆国的脸色。
张庆国吃着菜,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