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大决战的消息,像一场十二级的台风,瞬间,席卷了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
当克劳斯的那篇报道,和“阎王沟”之战的后续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传回国内时,整个国家,都为之沸腾了。
重庆,山城。
国民政府的官邸里,委员长把一份报纸,重重地拍在桌子上,脸上,是掩饰不住的,震惊和喜悦。
“林海抗日联队!陆峰!好!好啊!真乃我中华民族的,天降猛将!”
他立刻下令,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通电全国,嘉奖陆峰及其所部。授予陆峰青天白日勋章,并破格,晋升其为陆军中将,任命其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一路总指挥”。
延安,宝塔山下。
窑洞里,几位中央领导,也围着一部电台,听着从前线,传来的,断断续续的消息。
当他们确认,关东军一个整师团,被全歼的消息属实时,窑洞里,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了不起!太了不起了!”一位领导,激动地站了起来,“这个陆峰同志,和他的林海抗日联队,给我们全中国的抗日军民,打了一针强心剂啊!”
“要不惜一切代价,想办法,跟他们建立联系!我们需要更多,像陆峰同志这样的,英雄!”
一时间,陆峰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
报纸,电台,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议论着,这位“林海山神”的,传奇事迹。
他和他领导的部队,成了全国人民心中,新的,抗日英雄。
而对于侵华日军来说,这,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
关东军司令部,再次下令,调集重兵,试图重新夺回,对大兴安岭的,控制权。
但是,他们失败了。
陆峰,利用“阎王沟”之战,缴获的大量武器装备,和日军尸体上扒下来的,统一的服装,把他的部队,伪装成了一支关东军的“精锐”。
他们开着缴获的坦克和卡车,在林海里,神出鬼没。
利用日军指挥系统,被打烂,各部队之间,信息不通的,混乱时期,打了好几次,漂亮的伏击战和伪装破袭战。
把前来“清剿”的几支日军部队,搅得晕头转向,损失惨重。
最终,日本人,不得不无奈地,接受了一个,他们最不想承认的,事实。
他们,己经失去了,对这片广袤山林的,控制。
大兴安岭,这片绵延千里的原始森林,成了他们的,禁区。
他们只能收缩兵力,固守在铁路沿线和几个重要的城市据点里,眼睁睁地看着,陆峰的势力,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山神堡,也很快,就重建了起来。
而且,比以前,规模更大,也更坚固。
有了缴获的工兵设备,和用不完的物资,新的山神堡,被建成了一个,半永久性的,军事要塞。
西通八达的坑道,连接着每一个山头。
明碉暗堡,星罗棋布。
兵工厂,也被扩建了好几倍。孙大柱,带着他那帮宝贝徒弟,和从鬼子那里“解放”出来的工程师,日夜不停地,敲打着。
“铁拳”冲锋枪的产量,翻了好几番。
复装子弹的流水线,也建立了起来。
甚至,他们己经开始,尝试着,仿制鬼子的掷弹筒和迫击炮了。
医务室里,孙大-柱的婆娘,带着一群新培养出来的女医疗兵,用缴获来的药品和器械,救治着伤员。
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更让陆峰欣喜的,是人的变化。
“林海山神”的威名,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整个东北,所有不愿做亡国奴的,热血男儿。
有活不下去的农民,有被鬼子打散的,东北军和义勇军的老兵,有从城里跑出来的,爱国学生
他们拖家带口,历经千辛万苦,穿过鬼子的重重封锁线,来到了山神堡,投奔陆峰。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陆峰的部队,就从不到三百人的“复仇营”,迅速扩充到了,五千多人。
一个崭新的,兵强马壮的,“林海抗日联队”,诞生了。
陆峰,也从一个单纯的战斗指挥员,变成了一个,需要管理着数千军民,和一片广阔根据地的,真正的,一方诸侯。
他很忙。
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军务和政务。
训练部队,建设根据地,安抚百姓
他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
但是,他很充实。
每当他看到,训练场上,那些生龙活虎的战士。
看到,田地里,那些重新露出笑容的,老百姓。
看到,学校里,那些琅琅读书的,孩子们。
他就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天,他处理完手头的公务,一个人,登上了山神堡,最高的那个,瞭望塔。
他看着夕阳下,炊烟袅袅的,山神堡。
看着远处,那片连绵不绝,一望无际的,绿色林海。
心里,感慨万千。
他想起了,自己刚来到这个世界时,孤身一人,在雪地里,挣扎求存的,场景。
他想起了,王铁柱,赵辰,和那些,所有为了这片土地,而献出生命的,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