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丫头,沪上那么大,人生地不熟的,你去干啥?”
“我去找活干!”阿贝眼神坚定,“我听货郎说,沪上好多工厂招女工,管吃住,还能挣钱!我想去挣点钱,给爹娘盖间新房子!而且……”她摸了摸自己胸口贴身藏着的半块玉佩,声音低了些,“我也想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一点关于我亲生爹娘的线索。”
房间里沉默下来,只剩下油灯燃烧的噼啪声。
许久,莫老憨叹了口气“娃啊,沪上不是咱这乡下地方,乱得很……”
“我不怕!”阿贝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向往与决心,“我能吃苦!爹,娘,你们就让我去吧!我就去看看,要是找不到活,或者……或者找不到线索,我就回来!”
莫大娘看着养女倔强的眼神,知道这孩子主意正,怕是拦不住了。她红着眼圈,最终点了点头“……好,娘给你攒点盘缠。”
是夜,沪上贫民窟的板房里,莹莹在煤油灯下如饥似渴地读着齐啸云带来的《新青年》,心中对那个风雨飘摇却思想激荡的外面世界,充满了朦胧的向往。而江南水乡的渔村中,阿贝躺在硬板床上,摩挲着胸前的半块玉佩,望着窗外的渔火,对那座传说中流光溢彩的大都市——沪上,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决心。
两处微光,在命运的长河中,各自闪烁,却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终将在那座充满机遇与危机的东方巴黎,交汇、碰撞。
夜深了,贫民窟的灯火渐次熄灭,只有莫家板房那豆大的光晕还在顽强地亮着。
莹莹就着昏黄的煤油灯,一字一句地读着《新青年》。书页上那些激昂的文字,像一颗颗火种,落在她沉寂的心田。“……吾辈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她轻声念着,只觉得胸腔里有什么东西在鼓胀,让她几乎要喘不过气来。
“莹莹,该睡了。“林氏在里间轻咳着提醒。
“就睡,阿娘。“她应着,却舍不得合上书页。这些文字让她想起齐啸云说起新学堂时的神采,想起他描述的外面的世界——那些她从未见过的电车、电报、新式工厂。这一切离她如此遥远,却又如此真切地撩动着她的心弦。
她轻轻抚过书页,忽然在书的夹缝里发现一张字条,是齐啸云遒劲的字迹“知识是翅膀,终有一天会带你飞出这片天地。“莹莹将字条紧紧攥在手心,贴在胸口,仿佛这样就能汲取足够的力量,支撑她走过这漫漫长夜。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太湖畔,阿贝同样辗转难眠。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脸上,她取出贴身藏着的半块玉佩,就着月光细细端详。玉佩通体莹白,雕着精细的云纹,触手温润。这是她身世的唯一线索。
“阿贝,“门外传来莫大娘的声音,“还没睡?“
阿贝连忙收起玉佩,起身开门。莫大娘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糖水鸡蛋进来,柔声道“既然你打定主意要去沪上,娘也不拦你。只是“她叹了口气,“这世道乱,你一个姑娘家,千万要当心。“
“娘,你放心。“阿贝接过碗,眼眶发热,“我找到活计就捎信回来。等挣了钱,一定接你和爹去沪上享福。“
莫大娘抚着阿贝的头发,欲言又止。半晌,才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这是娘这些年攒的,你拿着当盘缠。到了沪上,若是若是真找到你亲生父母“她声音哽咽,说不下去了。
阿贝扑进养母怀里,泪水夺眶而出“您永远是我娘!“
这一夜,两个素未谋面的少女,在不同的地方,怀着对未来的期许,久久无法入眠。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阿贝就背起简单的行囊准备出发。莫老憨默默往她怀里塞了几个还热着的饭团,粗糙的大手拍了拍她的肩“在外头好好的。“
“爹,娘,等我回来!“阿贝深深望了一眼这个养育她十五年的家,转身踏上村道。晨雾中,她的背影坚定而决绝。
就在阿贝踏上行程的同时,沪上贫民窟里,莹莹正在井边打水。初冬的井水冰寒刺骨,她的手指冻得通红,却依然利落地提着水桶往家走。
“莹莹!“齐啸云的声音从巷口传来。他今天穿着校服,显得格外精神,“学校要组织去苏州参观新式纺织厂,我想带你去。“
“我?“莹莹愣住了,“这怎么行“
“我已经和先生说好了,你就扮作我的远房表妹。“齐啸云压低声音,“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你应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莹莹的心怦怦直跳。去苏州?去看纺织厂?这是她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她回头望了望低矮的板房,林氏的咳嗽声隐约传来。
“可是阿娘“
“莫婶婶那里我去说。“齐啸云目光灼灼,“莹莹,你不能一辈子困在这里。“
这句话,像一道光,劈开了她心中的迷雾。是啊,她不能一辈子困在这里。知识是翅膀,而现在,机会就在眼前。
她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着坚定的光“我去。“
命运的齿轮在这一刻悄然转动。南下的列车上,阿贝靠着车窗,望着飞速后退的田野,心中既忐忑又期待;而沪上火车站里,莹莹紧紧跟着齐啸云,第一次踏上了离开这座城市的旅程。
她们还不知道,这一次离家,将是她们命运转折的开始。那半块玉佩牵系的缘分,正在时光的深处,等待着重逢的时刻。
(第0151章&nbp;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