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大明不行,我行!> 第一百九十章 怂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章 怂了?(1 / 2)

第194章 怂了?

“舟山上下,就没有白吃饭的。

徐渭戏謔的如此说,引得陶大顺、孙鈺都忍不住笑了。

陈锐咳嗽两声,感觉自己被指成黄世仁似的。

“不过,確如所言,八股无用。”沈束轻声道:“吴大绩、麻夏入军,其他人分別入职各处,待得歷练之后再行安置。“

陈锐点头道:“除却张元之外还有九人,沈一贯、虞德燁你们二人不好露面,暂时安置在帐房处。”

“其余七人,由老师安排,儘量在各处都转一圈。”

“具体的———”陈锐看向陶大顺,“你来带一带。”

“好的。”陶大顺笑了笑,“说起来都是小事,但上手可没那么简单,千头万绪啊。”

陈锐视线扫了扫,其实这十二人中,不少人都有特长,比如梅农家学渊源对商贾事很了解,比如池明志在管理上很有一手,再比如閔成弘精通农事。

不过这些,暂时都要等到沈家门的基建完成之后再行分配。

顿了顿,陈锐对丁邦彦、孙鈺说:“等他们从新兵营出来,你们俩一人带一个。”

孙鈺应了声,丁邦彦迟疑的看了眼吴大绩,“倒是有件麻烦事。

“嗯?”

“前日收到家信,吴坎头村的吴惟忠有意应募入军。”

吴大绩有些意外,“汝诚兄要来舟山?”

虞德燁向陈锐、徐渭解释道:“吴坎头在城南,大元村在城东,但却是同族“少年时候与汝诚兄相熟,这些年也时常有书信来往。”吴大绩想了想,“倒是未必能认得出来,毕竟八年未见了。”

陈锐思索片刻后道:“你们二人都安置在丁邦彦摩下。”

眾人都有些意外,这是生怕认不出来吗?

听,陈锐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记得吴唯忠这个名字这位好像是戚家军最后的名將,在入朝抗倭的时候立下不小的功勋。

沈束、陶大顺很快將少年郎分配下去,大部分都是各个管事的副手,並不能具体管事,只是跟著学习,只有朱被沈束亲自带在身边。

眾人散去之后,陈锐也出了门准备回议事堂,却看见先出门的丁邦彦在门口盘桓。

“还有事?”

丁邦彦咳嗽两声,“有些担忧—虽知陈千户理应有所安排,但还是难免——”

陈锐在心里琢磨了会儿,“你说说看。

“听丁茂提及,此次杭州一战,光是赏银就发下去一万多两。”丁邦彦咂咂嘴,“沈家门至今还在大兴土木——“

徐渭忍不住笑骂道:“丁茂这廝,就是个碎嘴的!”

顿了顿,徐渭又笑著对陈锐说:“看看,担心的可不止一两个,不过———·

说著说著,徐渭就住了嘴,因为他看见陈锐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神色。

愣了下后,徐渭也转头看向丁邦彦,半响后轻声道:“的確挺合適的。“

陈锐赞同的点点头,而丁邦彦一头雾水———不过敏感的察觉到,这两位说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舟山这边明面上风平浪静,新兵在紧锣密鼓的加快训练速度,应募青壮还在作工,盐田那边一边修补一边继续开耕,打制水车、修建仓库。

而南京这边却是暗流涌动,杭州大捷的战报以及紧接而来的舟山被袭,在朝中闹得沸沸扬扬但也销声匿跡。

杭州大捷,抢功的一个是浙江兵备道蔡克廉,一个是浙江海道副使丁湛。

两人在朝中都没有派系——丁湛倒是夏言的嫡系,所以朝中兵部难以决断。

其实更多的官员是倾向於丁湛的没辙啊,丁湛名声好啊,因为当年他是得罪了严嵩被贬謫出京的。

严嵩现在的名声臭不可闻,与他作对的—那肯定是贤达。

在园子里兜了一圈,视察各个宫殿的进程,严世番才转头回了皇城,如今嘉请帝住在太傅园,但包括內阁在內的各个衙门还是在皇城內办公的。

內阁设置在午门內右侧的文渊阁,严世蕃进了午门立即往右—不敢去左边。

左边是六科,那些年轻的科道言官將沈炼视为偶像—几次与严世蕃爭吵的时候,都跃跃欲试將其再揍一顿。

进了內阁,严世蕃先向父亲问好,警了眼坐在角落处的徐阶,拉著赵文华走到一旁,“还没什么动静?”

赵文华是铁桿的严党,又是寧波人,所以严世蕃通过他来打探舟山的消息。

“风平浪静,不过听说还在继续开盐田。”赵文华想了想,“南侧的普陀岛设了水寨。”

“倒是让陈锐占了便宜,丁湛倒是不怕养虎为患!”严世蕃牢骚了句。

严世蕃特地安排了人去打探杭州战事的经过,心里对陈锐的评价更高了一层,警惕性也更高了一层。

战力极强也就罢了,关键是能秋毫无犯陈锐亲手斩杀卢鏜魔下把总,虽然符合陈锐其人的性格和手段,但也让严世蕃浑身冰寒。

不同於很多官员,严世蕃太清楚明军的德行了,他敏锐的察觉到,陈锐在走一条新路,一条与官军截然相反的道路。

至少在杭州一战后,护卫军毫无疑问会被浙江官场排斥,但也会得到很多的拥戴。

不仅仅是士林的拥戴,地方大户的拥戴,更是底层民眾的拥戴。

“舟山盐现在算是断了。”赵文华小心翼翼的说:“两淮盐场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