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大明不行,我行!> 第二百二十四章 诸事齐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四章 诸事齐备(1 / 2)

第228章 诸事齐备

不等沈坤开口,陈锐接著说:“如今山西战事正酣,又用兵辽东,

此番攻山东主要是北地汉军。

这一战拖延至今,主要是因为內部隱忧,但此战敌军非为攻城略地,更是为了劫掠粮草、人口。”

“去岁淮东一战后回军,大掠青州、东平、兗州三地,但青州受创不重,又多有流民聚集此地——“

“不错。”吴百朋阴著脸说:“若是贼军北上,大掠青州南部,裹挟民眾,只怕明岁此地百里无人烟。”

“其实能起到多少作用,如今很难说。”陈锐的口吻变得郑重起来,“但护卫军入山东,首为莱州,次退敌军,只怕一时间难以顾及。”

徐渭指看地图补充道:“百莲教首赵全率车从东平府往东南方向穿插显然有侵入青州之意。”

顿了顿,徐渭轻声问道:“惟锡兄?”

吴百朋阴著脸说:“稍后我就直接赶往徐州。”

江北参將倪泰会不会出兵,吴百朋没有一丝一毫的把握,但也愿意全力一试。

沈坤的视线一直在地图上,经过適才的解说,他已经大致明了了山东的局势。

如果没有意外,山东兵败已经是確凿的事了·只要舟山的情报没有作假。

如今山东境內,还有建制的只剩下戚继光率领的登州军,能不能扛得住敌军的攻击实在是很难说的事。

舟山北上入山东,首要的是协助戚继光守住莱州,然后才可能考虑收復济南、青州。

在这种情况下,侵入充州府的赵全率领的白莲教徒只可能让徐州制衡。

而沈坤本人的任务是牵制住位於淮安东北侧的贼军。

陈锐耐心的等待了片刻后,继续道:“只要不使有蝗灾之像,就足矣。

沈坤听得懂这句话的意思,贼军很可能会採用最为摧毁地方的方式,杀死所有的妇孺,烧掉所有的房屋,抢走所有的粮草,最后裹挟青壮,如同蝗虫一般扫过,身后唯有一片废墟。

徐渭侧头扫了眼沈坤,状元军有没有用,实在是很难说的,但只要有一丝可能,那就要准备万全。

等到年末,护卫军兵力近万,日后募兵·不能说兵源枯竭,至少处州、金华、台州还能募兵,但舟山本身却撑不住了。

即使从扬州抄来了百万两银子,但基建的速度却是远远跟不上的,很多士卒都有意迁居舟山、定海卫一带·都是拜朝中坐派银所赐。

而且护卫军招募新兵的成本也很高,训练的成本更高,所以此次山东一战,护卫军的战略目標其一是保住莱州、登州两地,其二是儘量运送裸露在马蹄之下的民眾南下。

陈锐、徐渭准备將这些民眾作为日后护卫军兵源的重要来源之一—主要是成本会很低。

对过限多庆了,而上也一標—集中在青州府南部的大量民眾。

这也是陈锐为什么之前会赠粮米、军械给状元军的主要原因。

一旦这些民眾沦为流民,那就不太好办了。

而且陈锐也选好了地点,海州。

若不是陈思盼攻杭州,护卫军会在六七月份出兵海州,扫清贼军、倭寇,在海州扎下根来。

无数的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经过长时间的权衡,沈坤猛地拍了下桌子,面目有些狞,“信你一回!”

徐渭轻笑道:“当不会使十洲公失望。”

陈锐想了想,“出兵需谨慎,无需主动进击,只需牵制,偶以精锐突袭,得手即退,使贼军心存忌惮即可。”

里面眾人正在议事,外间吴大瓚好奇的左顾右盼,对这支护卫军很是好奇。

好奇的原因一方面是护卫军在东南毁誉参半的名声,出兵杭州大败倭寇,却又在扬州堂而皇之的將七家盐商一扫而灭。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吴大瓚知道护卫军中有大量的同乡。

正想著呢,一个身披软甲的青年將领走了过来,笑著说:“不认得我了?”

“足下是?”吴大瓚拱了拱手。

“后宅镇叶邦荣。”

叶邦荣笑著说:“当年惟锡兄初去南京国子监就读,你母亲將你送到我叔公门下。”

“原来是叶公。”吴大瓚吃了一惊,叶大正在义乌名望不低。

“叔公遣我入军。”叶邦荣侧头看了眼,看到吴大绩已经走远,才放心的笑著继续说:“去年乱时,叔公还掛念著你呢。”

“多谢叶公掛念。”吴大瓚正色道,隨后才问道:“叶大郎如今?”

吴大瓚问的是叶大正的长子叶思忠,两人有同窗之谊,这些年一直有书信来往。

“也想入军,但被叔公骂了回去。”叶邦荣搂著吴大瓚的肩膀,“才十五岁呢,等到明后年可能会应募入军。”

吴大瓚好奇的问道:“军中同乡多吗?”

“多了。”叶邦荣也不避讳,解释道:“如今护卫军三团一营,每团一千四百人左右。”

“二团的团正是楼楠,我是三团的团正,其余还有如王如龙、金福为团副,尚有宗美兄与其侄儿丁茂、陈子良等人均为营正。”

吴大瓚听到了几个以前有所耳闻的名字,突然嘆道:,“堂兄本有意从军,若是当日父亲不阻,或不会遭受此劫。”

叶邦荣嘴角抽搐了下。

车营的远处,麻夏拉看吴大绩躲在角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