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大明不行,我行!> 第259章 主动来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9章 主动来投(2 / 3)

问,不说其他,至少要让他们活下去。”

陈锐也只能顺著戚继光的话解释几句,实际上舟山一直执行的都是以人为本的策略。

其实社会下层的民眾不需要太多,只要能吃个大半个饱,只要能有简陋的房屋居住,只要能每日虽然辛勤劳作但有收穫———这就足够了。

为了这样的日子,民眾就会天然对舟山有向心力,为了维护这样的日子,民眾就会成为护卫军最好的兵源。

而这些,正是明廷、韃靶很难给予他们的。

俺答虽然有意安抚民眾,但魔下的部落头领却不是那么听话的,而明廷—

那就不评价了。

当然了,这个策略在山东略为受到了阻碍,让民眾拋弃乡梓迁居胶州,就不得不让大户领头这个时代的大户,並不是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而是两榜进士。

而在舟山整个军政体系內,只有沈束一个两榜进士,其他的吴泽、徐渭、万表、孙鈺、陶大顺等人,顶多有个秀才功名。

这也是陈锐刻意为之。

面对淄川如今的態度,陈锐虽然不太甘心,但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安慰自己青州那边情况要好得多。

至少潍县、昌乐两地的民眾都愿意迁居他们都是实实在在遭受了韃、

乱兵轮番躁的。

次日是九月二十日,陈锐准备率骑兵回返益都,后面的事情千头万绪,实在是耽搁不起。

按照计划,前日大战告捷,徐渭应该就第一时间遣派信使去胶州,乘海船南下会舟山。

舟山那边会抽调大量资源、人手北上,临时在麻港附近的靠山背海的区域搭建大量棚子,以供百姓居住。

就在陈锐准备启程的时候,赵鼎突然找上门来,“大哥,顏神镇那边愿意迁居胶州。”

“顏神镇?”陈锐觉得这个地名有些耳熟,隨即就想起,之前山东明军就是以顏神镇为核心囤积大量粮草。

也正是守御顏神镇的李邦珍叛变,焚毁粮草,攻打益都,从而使明军军心涣散,一败涂地。

戚继光有些意外,“顏神镇不是益都县所辖吗?”

“顏神镇虽是益都县境內,但因孝妇河,所以反而与淄川来往更多。”赵鼎解释道:“昨日追击汉军南下,在顏神镇—“”

顿了顿,赵鼎咧咧嘴,“之前就来过,被旧人认了出来,所以才解释了几句,没想到他们连夜赶过来了。”

片刻之后,一位身著孝服的中年人大步走来,近前长揖行礼,起身之时,脸上隱见泪痕,“不见天兵,唯有护卫军北上,感激莫名,愿举家迁居胶州,还请陈千户纳之。”

饶是陈锐向来冷静,也不禁有些动容。

不是因为对方脸上的泪痕,而是对方如此直截了当的点明了。

不见天兵,唯有护卫军北上】,朝中不发援兵,所以感激的对象不是朝廷,而是舟山。

愿举家迁居胶州,还请陈千户纳之】,这是实实在在的投效。

这是护卫军北上之后,第二位见面即来投的,前一位是死了母亲、弟弟等眾多家人而愤怒痛苦的任万里。

赵鼎在边上介绍道:“这位是顏神镇郑公。”

陈锐自然不认识,也没听说过,而戚继光却是试探问道:“可是郑伯公?”

看赵鼎点头,戚继光小声对陈锐解说了几句。

此人乃山东名士郑光溥,字伯公,嘉靖十六年山东解元,次年登科。

郑光溥去年官居户部郎中,五月外放北直隶广平知府,破京师后南下。

广平府失陷,郑光薄隨军南下去了南京,那时候正是南北两京官员爭斗不休最激烈的时刻,郑光薄担忧家乡父母,索性北上还乡。

与陈锐猜测的差不多,先有李邦珍叛乱,后有韃靶来袭,再有乱兵肆虐,顏神镇无有外墙,三番陷落,郑光薄父母皆没於乱中,妻子被掳,长子被杀,只有幼子、长女、次女躲在矿洞中倖免於难。

郑光薄身材硕长,不比陈锐矮多少,双目红肿,面容憔悴却有坚毅之色。

一坐下,郑光薄就开门见山道:“数日前,敌军撤离,我曾遣侄儿探查,见其往益都方向,昨日方知,护卫军於益都大败万余韃靶。”

陈锐点点头,他有些欣赏对方的开门见山,略略说了几句战事,问道:“顏神镇能迁居多少民眾?”

郑光薄心中还有些未能平復,山东明军如此大败,总兵战死,巡抚降敌,却不料数千护卫军北上,力克强敌,面前这位青年千户率骑兵一路追击,实乃一等一的人物。

略略喘了几口气,在心里整理了一下,郑光溥才开口道:“顏神镇田地极少,以矿產为生,主要是煤、铅,此外也有大量瓷窑,僱工数以千计。”

陈锐眼晴一亮,矿工向来是上好的兵源,而煤炭、窑工也都是舟山极需的。

一旁的赵鼎笑著补充道:“其实顏神镇最有名的还是琉璃,宫中的琉璃都是顏神镇专供的。”

“琉璃虽好,却於护卫军无用。”郑光薄径直道:“但矿工可为士卒,匠人可打制军械,水手可操持船只,皆能为护卫军所用。”

赵鼎解释道:“顏神镇境內有淄河、沂河、孝妇河、汶河,商贸旺盛,人口眾多,所以船只水手极多。”

“好!”陈锐点头道:“有多少,我都要,而且连家带口,男女老幼。”

“好!”郑光溥咬著牙说:“顏神镇內以孙、蒋、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