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大明不行,我行!> 第299章 內情处的好料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9章 內情处的好料子(1 / 2)

第299章 內情处的好料子

已经是十二月中旬,气候愈发冷了,胶州又是临海,风力颇大,吹得大活河岸边的树林似乎都在瑟瑟发抖。

沈襄拢了拢身上的衣,看了眼前面那个还穿著单衣的乾瘦身影,心想这个琼州人还真能扛啊。

其实海瑞也有点快撑不住了,毕竟是从小在热带长大的,心里已经后悔昨晚没有收下那件衣了。

嗯,如今的海瑞,还没有歷史上那么头铁。

“我辈读书人,忠君报国,忠君报国,”吴泽站在河坝上放眼远眺,隨口道:“汝贤可读《孟子?”

海瑞迟疑了下,“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哈哈哈!”吴泽轻笑了声,“不错,不错,不过鲁人却是吟诵另一句。”

“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讎!”

这两句都是洪武年间朱元璋刪《孟子一事中,最重要也影响力最大的两句。

海瑞默然无语,之前在南京还不懂,但赴任即墨之后懂了,在山东一战之前,朝廷事实上已经放弃了山东和这数以百万计的民眾。

这就是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讎】。

“我乃南直隶人氏,你海汝贤更是琼州人,倒是没有必要视君如寇讎。”吴泽笑著说:“以你適才那句为重吧。”

“说起来如今黄河以北,也只有胶州、登州两地尚有心气,舟山以民为重,

护卫军守土安民—”

“今年韃在青州吃了场大败,明年必然来犯,千头万绪多少事啊,你还將精力放在那些小事上,格局太小。”

“明年守不住胶州,一切成空。”吴泽用力拍了拍海瑞的肩膀,笑著说:“有些气力,他倒是找了个好苗子来。”

海瑞隱隱猜到这个“他”指的是陈锐,但並没有说什么,最终没有选择入即墨內书房,而是来了河道这边,如今海瑞觉得自己来对了。

面前这位中年人乃名门之后,据说在乡梓以书画、诗文称颂一时,如今却是千瘦疲惫的模样,但即使如此,一双有神的眸子让人印象极为深刻。

“你主责查验物资,所有物资都是从仓库中调拨的,流程相对繁琐一些。”吴泽领著人沿著河道往前走,“我们这边呈文內书房,批阅后再从仓储处调拨,前后都是有文员查验的。”

“虽然舟山沈家门码头的头颅还在悬掛,但还是有些人手脚不乾净,汝贤你要仔细些。

“另外呈文的时间需要提前,修河道时间很紧,明年开春后就没那么多人手了,但也不能提前太长时间,因为我们这边的仓库是不够的。”

海瑞一边听著,一边放眼望去,大沽河两岸密密麻麻无数黑点,有的在运沙,有的在运送物资,有的在修河坝,再远一些还有青壮正在挖掘新河道。

想了想,海瑞问道:“听闻张奴水那边也在修河道?”

“那边差不多快结束了。”吴泽隨口道:“张奴水河道窄了些,还是要修胶莱河。”

一旁的翁从云笑著说:“修胶莱河,主要还是考虑到战事。”

看海瑞懵懂的眼神,沈襄解释道:“一方面能以水师运载兵力遍及莱州各地,甚至能远达登州,另一方面海船能通过胶莱河径直北上,出海仓口攻天津、

北直隶。”

护卫军所图甚大,这个念头还在海瑞脑海中打转,耳边传来了吴泽的喝骂声。

“方舟,你就是这么干活的?!”

海瑞转头看去,临河的一处高地上放著一张椅子,一位面白的青年正大刺刺的坐在那儿,盯著下面辛苦劳作的青壮,边上还有个案子,放著一个茶壶和两个茶盏。

“吴公———”

青年赶紧起身,但还没等他解释,吴泽已经劈头连骂了七八句。

吴泽这边还没骂完呢,海瑞突然从他身后走出,已经脱掉了官袍,擼起了裤腿,径直走下河道,与一个青壮一起推著鸡公车。

吴泽嘴角抽搐了下,这位琼州人还真的如陈锐所说,非寻常人啊!

呢,类似的事情,歷史上的海瑞真的干过。

五日后,沈家门的陈锐看完了手中的信,点头道:“海瑞此人能安分守己就好。”

陈锐对歷史上的海瑞知道的不算多,但也清楚此人不合群,不管是在明朝还是在后世,对其的评价都很复杂。

既有意收拢,但又有点怕海瑞闹出乱子来,如今能安安分分的给吴泽打下手,已经算不错了。

而一旁的沈束、金柱两人却是对海瑞颇多讚誉。

沈束是觉得,即墨闹出民乱,海瑞是有责任的,但在护卫军平乱之后,毫不犹豫的站在內书房一边实际上是站在有理的一方,说明此人不糊涂。

而金柱却点评道:“此人自取刚峰为號,观其行事,倒是个御史中丞的好料子。”

“嗯,如果肯入舟山—“——”徐渭喷喷道:“倒是可以主持內情处。”

陈锐嘴角动了动,的確,后世对海瑞这廝的评价有这么一点·不讲人情。

海瑞曾经有个相交莫逆的好友,后来闹翻了,为什么?

海瑞在万历年间起復,直升右都御史,与友人见面——要求对方以下官拜见上官的见礼。

略为聊了几句,徐渭將话题转了回来,“师部需擬定胶州防御了,万公信中是长篇大论—————若是要修建堡垒,年前后不动手,只怕来不及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