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大明不行,我行!> 第384章 上哪儿说理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4章 上哪儿说理去?(1 / 2)

第384章 上哪儿说理去?

两天之后,信阳镇的镇东口,凌云翼等到了以刘应节、马文煒、王晓为首的一行人。

此次,凌云翼从胶州內书房、高密內书房一共抽调了十八个文员、管事。

“子和。”凌云翼与刘应节互行了一礼,他们俩还有主持即墨內书房的张邦彦三人,都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汝成兄。”刘应节神情振奋,笑著说:“不料区区半年,就有重归旧土之日。”

“不可大意。”凌云翼摇摇头,“今岁韃靶必然来犯,护卫军、登州军都是俺答的眼中钉肉中刺。”

“的確如此。”刘应节嘆了口气,“登州军也难说,唯有护卫军能可能汝成兄还不知晓吧?”

“什么?”

一旁的王晓嘿然道:“昨日在密水边军营落脚,正好战报传来,李邦珍北逃至昌邑县境內,在胶水南侧与明军狭路相逢。”

凌云翼嘴角抽搐了下,他听周君仁提及,李邦珍所部虽然远不是护卫军的对手,但因为在去年山东战事之初就南逃,携带大量粮草,所以战力不算差。

“对阵千余贼兵,三千明军不过半个时辰即大溃。”马文煒面无表情的说:“山东巡抚王德、

山东副总兵徐八被追杀的落荒而逃。”

凌云翼咽了口唾沫,“死了?

“没有。”刘应节摇头道:“骑兵团正司马率一营骑兵早就北上,本是截断贼军北逃路线,因为徐八那廝率军南下,就退远了—恰巧解围。”

凌云翼大摇其头,他知道周君仁、齐乡、王如龙等人的打算,想让王德、徐八率领的近万明军在青州、莱州的北部充当面对韃靶的第一道防线。

现在看来,只怕是一触即溃啊。

真是一点都指望不上。

“不管他们了,我们做我们的。”凌云翼將这些狗屁倒灶事拋在脑后,正色扬声道:“诸位都在胶州歷练半载,此次赴任,必要全力为之,抚慰黎民,为护卫军之后盾。”

“必然尽心竭力。”刘应节慨然道:“护卫军中多为江南青壮,他们都能为山东杀贼击胡,难道我们还能拖后腿吗?”

连同凌云翼在內,二十二人中一共只有六人是南方人,剩下的全都是山东本地人,大部分都是青州本地人氏。

“原先是准备乘船出海,先去连云,再走沐水北上。”凌云翼开口道:“但昨日传来消息,淮安那边出了意外,所以我准备直接从诸城启程,走卢水,从五莲山北边往西,在箕屋山南步行,再由沐水南下至莒县。”

马文煒是安丘人,对安丘、诸城一带的地形很熟悉,想了想说:“路途倒不是太远,大部分都是水路,七日之內能抵达,就是步行需翻山越岭,颇为疲累,而且途中可能会遭遇盗匪。”

“正好沿途查探地方。”凌云翼解释了句,补充道:“一旅遣派一营士卒沿途护送。”

不远处的翟突大步走过来,刘应节笑著说:“居然让一团一营护送,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翟突笑了笑,“旅副已经准备好了,今日启程,黄昏时分在马耳山东落脚,明日午时就能登船,船只也已经准备妥当。”

当初刘应节率刘家庄南迁的时候,还是连长的翟突率兵护送,两人很是熟悉。

一行人就在镇东口乘坐马车启程向北而去,毕竟都是文人,可没有护卫军士卒的脚力。

车厢里的凌云翼遥遥望著北方,看了眼对面的马文煒,“昌邑县我记得登州军在胶水南侧那个镇子驻了一营兵的,没有出兵吗?”

凌云翼原先是昌邑知县,对此很是清楚,他觉得如果登州军也出兵了,应该不至於如此轻易的被贼军击渍。

“没有。”马文煒才二十岁,脸上的表情有些掩不住,用嘲讽的口吻说:“半个月前,徐八占著有王德撑腰,强行徵用了登州军一批粮草。”

凌云翼沉默了会儿,餵笑道:“王德其人,有胆气,却无识,有壮志,却无能。”

马文煒却有不同意见,“或许是知道指望不上戚元敬吧。”

“那就会將戚元敬往我们这边赶。”凌云翼嘴里这么说,心里想,再这么下去,戚继光除了舟山,没有其他选择了。

两人在討论著戚继光,千里之外的南京城內,也有人在討论著戚继光。

南京城,莫愁湖南侧的一处两进落的宅子內,正堂中,两位著常服的官员面带无奈,对面坐著的是两位妇人,老妇愤慨,少妇漠然,

“朝廷也实在无力”三十多岁的中年官员面有羞愧之色。

下首位也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官员,听了这话长嘆一声,就在北边十余里处,陛下有钱修建宫殿,有钱开炉炼丹,甚至大把大把的赏赐道士,就是没钱去支援登州。

这两位官员一个是吏部文选司郎中迟凤翔,另一个是户部郎中冯惟訥,他们两人都是青州府临人,与主持即墨內书房的张邦彦並为临四杰。

而对面坐著的是已经入京半年的戚继光母亲张氏与妻子王氏。

张氏脸上的愤慨之色一点点的褪去,轻声问道:“裕王殿下?”

迟凤翔苦笑摇头,却没有说什么如今朝中局势诡秘复杂难言,嘉靖帝几乎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但却还是能依仗严嵩、徐阶、陆炳牢牢的控制住局势。

被无数官员视为希翼的裕王依旧缩著脖子不敢露面如果戚继光將希望寄托在裕王身上,那也只能说抱歉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