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东京影坛1971:从B级片开始> 第47章 盖章马拉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章 盖章马拉松(1 / 2)

“当然。”

这两个字一出口,就如同一发出膛的炮弹一般,打在了演播室中,团队里的众人都和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了起来,

武藏海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故事就在我的脑子里,现在只需要把它写出来。接下来几天我需要静心创作。“

大村秀五立即领会,转身对团队说:“在监督创作的这段时间,我们也不能闲着。无论永田社长是否采用票房争霸制,我们都要立即开始进行电影的前期筹备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强占先机。“

他快步走到文档柜前,抽出一张巨大的白纸铺在桌面上,开始飞速的书写。

众人凑过去看,只见大村秀五笔走游龙,一个庞大而精细的官僚体系流程图逐渐显现。

“这是我们的战场地图。”大村秀五将笔帽重重扣上,语气凝重,“公司的官僚体系,每一个部门都是一道关卡,每一个盖章,都是一场战斗。”

他环视众人,迅速下达指令:

“我和土方负责总务部、财务部这些内核部门。河井带着空太去器材课和演播室调度科,你们懂技术,设备参数要盯紧。青木单独负责企划部和劳务课的文书工作,你最细心。“

第一天,是总务部的办公室。土方铃音如同一个好奇宝宝一样跟在大村秀五的身后,来的时候大村秀五就吩咐过他,一切看他眼色行事。

负责盖章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眼神浑浊的课长。他拿起立项书,像鉴定古董一样仔细的端详,然后用指甲在某处不起眼的地方点了点。

“这里,项目编号的字体,不符合昭和四十二年颁布的新规附录三的要求。”他的声音平板无波,带着带着一种程序赋予的绝对权力,“重填。”

大村秀五脸上瞬间堆起无可挑剔的,谦卑的笑容,微微躬身:“非常抱歉,是我们疏忽了,给您添麻烦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不动声色地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用上等和纸精心包裹的小盒子,轻轻推到文档下方,“一点小小的心意,不成敬意,请您务必指导我们的工作。”

那课长的目光在茶盒上停留了零点五秒,鼻腔里发出一个几不可闻的“恩”声。等土方铃音他们以最快速度重新填好表格回来时,那个像征着第一道关隘的红色印章,已经端端正正地盖在了上面。

走出总务部,土方铃音大开眼界:“哇,是索贿的狐狸。”

“他不是狐狸,是看门的石狮子。”大村秀五冷静地纠正,“不喂饱了,连门都别想进。”

第二天,财务部的预算课长是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象算盘一样精明的中年男人。他拿着大村秀五提交的预算明细,逐条拷问。

“摄像头租贷,arriflex 16st,日租三万二千円?太高了!用国产的理光不行吗?”

“三十五毫米胶片,富士eft-400, raw stock每英尺要八十円?你知道这要烧掉多少钱吗?”

“人员餐食补贴,每日三百円?公司的标准是二百五十円!”

大村秀五身体前倾,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课长,arri 16st的稳定性是理光无法比拟的,这是行业公认的事实,租贷合同我们可以提供。三十五毫米胶片是影院放映的基准线,这一点在制作部立项时已有明确要求。至于餐食。”

他顿了顿,“《活埋》剧组在没有任何补贴的情况下,完成了公司本季度回报率最高的项目。我认为,三百円是对创造价值者最基本的尊重。”

课长的脸色变了变,目光在预算表和武藏海脸上逡巡。最终,他嘟囔着,不情不愿地在审核栏上盖了章。“下一个。”

拖油瓶土方铃音内心狂呼:太帅了,大村先生。刚才你身上在发光你看到了吗!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仿佛成了大映制片厂里的两个幽灵,在各个部门的办公室之间穿梭。正如大村所料,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无形的阻力。

在器材管理课,他们被告知arriflex摄像头排期已满,最快也要两个月后。河井二十九郎用中年人的狡猾诓骗:“永田雅一社长很关心这个项目的进度,希望我们能尽快开机。”器材课长的态度立刻微妙起来,翻着登记本,最后“勉强”挤出了三周后的一个档期。

在人事部,当他们提出要沿用《活埋》的原班团队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公司有规定,项目人员需要统筹安排!”

劳务课的系长打着官腔。这次是青木一郎站了出来,他盯着那位系长,语气不容置疑:“《活埋》的成功证明了这支团队的价值。如果换人,就无法保证新片的质量。如果系长坚持,我们可以一起去向公司的各位高层说明情况?”

系长的脸色变了几变,最终在人员调动表上签了字。

最让他们意外的是总务部宣传课。那位一向眼高于顶的课长,在得知是《活埋》的导演武藏海的新项目时,竟然主动起身相迎。

“大村制片!你们的《活埋》可是给我们宣传口好好上了一课啊!”课长热情地握着大村秀五的手,“现在外面那些媒体,都想挖你的新闻。新片有什么需要配合的,尽管开口!我们宣传课一定全力支持!”

这种态度的巨大反差,让团队里的众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成功”在这个行业里的分量。

几天奔波下来,虽然过程磕磕绊绊,嘴皮子磨破,腿也快跑断,但清单上的红圈在一个个减少。当最后一份文档盖上宣传部那鲜红的印章时,所有人都沉默了片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