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黄金家族,我带蒙古铁骑横扫亚欧> 第273章 一统雪域高原,前所未有的华夏版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3章 一统雪域高原,前所未有的华夏版图(2 / 4)

欧洲贵族文化及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其实和当时华夏强盛国力密切相关,反映了欧洲对东方文化的推崇。

这种现象,被后世的史学家称为“东风西渐”。

不过,赵朔心中想的却是“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教皇的三重冕跌落尘埃,

勃艮第葡萄酒混着莱茵河血水发酵,

条顿骑士团的誓言变成了一个笑话,

修道院的藏书化作熊熊烈火!

赵朔在一二一五年,就畅想着如此场景。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他的超级战马“东风”已经培育完成,只差继续扩大数量了。

这副场景的出现,也为期不远了!

……

……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朔有时候和华筝一起,出城打猎。有时候,在工坊里面,指导着郭珣的科研进展。有时候深入草原,看看他麾下草原普通牧民的生活情况。

足足在哈尔喀贵城盘桓了半个多月,赵朔才离开了哈尔喀贵城,向中都而来

赵朔到了中都之后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调整八旗军的驻地。

很简单的道理,原来宋国的屯兵重点,就是防着赵朔的。现在赵朔挑选宋军精锐,组建了新的八旗军,再这么布置兵力,也太不合理了。

在征伐宋国之前,赵朔有十四个汉军八旗万户,一个海军正红旗万户。

孟珙投降赵朔,赵朔将他麾下的大军,整编为三个万户。

两淮地区赵范和赵葵的大军,赵朔将其整编为两个万户。

四川馀玠的大军,赵朔也整编为两个万户。

另外,江西的陈韡的手下,湖南李埴的手下,临安的禁军体系,赵朔也各整编了一个八旗万户,这就又是三个八旗万户。

赵朔麾下的汉军八旗,达到了二十四个万户。

原本海军只有一个海军正红旗,取了襄阳水师和两淮水师之后,赵朔增加了两个海军万户。

另外,参加襄阳之战的内河水师,也正式授予番号,编了两个内河水师万户。

总而言之,赵朔现在光汉军的数量,就达到了二十九万之众。

水师好说,无非就是在各地的港口驻扎,关键是这二十四个汉军八旗万户。

赵朔在南方的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各安置了一个万户。

浙江安置了两个万户,监督宋廷对协议的执行。如果宋国敢出什么幺蛾子的话,这两个万户随时出兵福建。

在北方,中都是重中之重,安排了三个万户。

山东,河南,仅仅各安排了一个万户。

赵朔将汉中省裁撤,划入陕西省,安排了两个万户驻扎。山西省,也安排了两个万户驻扎。

原来的西夏地区,设置甘肃行省,则安排三个万户。

简而言之,在内陆省份,安排一个万户驻扎即可。在临近草原的河北、山西、陕西,都屯驻两个万户。

既可以防止草原的内乱,又便于战马的更换。

甘肃地区之所以屯了三个万户,是因为此地既西临窝阔台汗国,又南临青海、吐蕃。

能攻入吐蕃的,还有一个四川。赵朔在这里,足足屯驻了五个汉军万户。

这五个汉军万户西可进攻青海、吐蕃,南可进攻大理。

换言之,吐蕃已经面临赵朔八个汉军万户的直接军事威胁1

不仅仅是威胁,还有行动。

半年后,八旗军驻地调动完成。

赵朔驻扎在甘肃的三个汉军万户,在张柔的率领下忽然发动,向青海地区发动进攻。青海面积虽大,却是土地贫瘠,地广人稀之极,总共才二十多万的人口。没有统一的政权,只有一些吐蕃、党项、回纥人的部落。

三个汉军万户如同风卷残云一般,扫荡了青海地区。凡是不愿意归降的吐蕃、回纥部落一概屠灭,只有年轻的女人和不高过车轮的孩子能够存活。

至于那些党项馀孽,不管愿意不愿意归降,都遭到了汉军毁灭性的打击。

这就是给吐蕃人打了个样,杀鸡儆猴了。

然后,赵朔的使者才从凉州出发,抵达了拉萨。

赵朔给吐蕃人提出的条件,也非常简单。

吐蕃必须纳入赵朔汗国的版图,赵朔会派五千汉军常驻高原。赵朔允许各大寺庙在高原上自由传教,并且保证他们财产的安全。但是各级官吏,必须是朝廷派出的官员。各大宗教领袖的继任,也必须得到朝廷的批准。均田制和府兵制,更是必须实行。

换言之,高原人精神上归各大寺庙,世俗上完全接受赵朔的统制。

拉萨城,布达拉宫内。

七十多名吐蕃各大派系的尊贵人物济济一堂,牛油火把在墙壁上投下了摇曳不定的影子。

“不行!不能投降!赵朔的铁骑再勇,到了高原上也得变成软脚虾!”

“当初华夏强盛的唐国怎么样?还不是奈何不得我吐蕃?赵朔不派兵攻我吐蕃,还则罢了。如果他真的敢派兵来,就让他们见识见识吐蕃勇士的威风!”

“唐古拉山,是我们最好的屏障!”

“得了吧!我们能有当初的吐蕃帝国强大?当初的吐蕃,能拉出来三十万大军,我们呢?”

“赵朔攻掠万国,高原气候未必奈何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