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五二年,也就是至元三年,四月十六。
赵朔的使者赵必恊,走入了大理国的皇宫。
赵必恊本是大宋宗室出身,当初主动请缨,劝说琉球臣服,进入赵朔汗国的官场。
如今积功为礼部员外郎,渤泥县子,算是大元中级官员。这次,他来大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劝说大理国投降,将大理收入大元的版图之内。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理焉能例外?”
“如今,吾皇愿开宏大的天恩,准许尔等归降。归降之后,大理国主段祥兴,受封大元国公,携家眷往中都居住,年俸八千两白银,世袭罔替,与国同休。国相高泰祥,一应待遇,与大理国主等同。”
“非但如此,大理国库之财物尽归段高二氏。大理高氏、段氏之浮财,大理寺庙所有浮财,皆可保全,吾皇不取一毫。”
“所有大理官员,吾皇也保证他们性命乃至于家宅、私财的安全!”
“吾皇自从兴兵以来,如未开过如此之宏大之天恩。尔等需仔细思量,万不可错过!”
“否则,天兵一至,玉石俱焚,尔等项上头颅以及子女金帛,俱不保矣!”
赵必恊在大理皇宫的金殿上侃侃而谈。
赵朔对大理国的优厚条件,堪称前所未有。
很简单的道理,大理虽然在这个时代与华夏泾渭分明,但这个以云南为主体的国家,在秦汉南北朝时期已属华夏,在后世不但彻底纳入了华夏版图,而且属于“内地十八省”之一。
既然是自己人,赵朔就不愿意多做杀戮,能让大理和平重新纳入华夏版图,当然是最好。
当然了,这只是手段的选择。
大元吞并大理的决心,是坚不可摧的。
赵朔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长的寿命,能不能一统寰宇不好说。但如果连云南都收不回来,那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
不过,很可惜,赵朔对大理的一片善意,并没有被大理人所接受。
“一派胡言!赵朔也太小觑了天下英雄!”
高泰祥听完了,勃然大怒,道:“大元虽然强大,但我大理也地方千里,带甲十数万,更有苍山洱海和密林瘴疫可恃,赵朔想一口吞下大理,必将崩了他的牙!”
赵必恊冷笑道:“密林瘴疫?安南也有密林瘴疫,如今的安南又何在?难道,高泰祥你想要大理人步安南人的后尘吗?”
“大理不是安南!”
高泰祥自信满满地道:“当初华夏的大唐何其强大?但是,大唐能让安南臣服,却灭不了南诏!唐玄宗两征南诏,损兵折将数十万,无功而返。”
“表面上,大唐是衰于安史之乱,实际上是因为征南诏造成关中精兵尽丧,边军做大。大唐实际是衰于南诏!”
“如果赵朔想重演大唐故事,我大理国奉陪到底!哪天再演唐时故事,我大理军兵入成都,都不是不可能!”
赵必恊微微点头,道:“好,我知道大理高氏的意思了。”
顿了顿,又看向段祥兴道;“那么,大理段氏又怎么说?”
“恩?”高泰祥冷冽的目光,向着段祥兴看来。
大理国名义上的国主姓段,但自从两百年前,国家大权就落在了高氏的手中。
大理皇帝比傀儡也强不了多少。
段祥兴受不了高泰祥的压力,字斟句酌地道:“虽然大元皇帝是一片好意,但祖宗留下的基业,段某实在不敢轻弃。”
“我明白了。”
赵必恊道:“那我这就回转大元,将大理的意思,告知吾皇。”
“且慢!”
高泰祥冷哼一声,道:“赵必恊,你把我大理当什么了?乱了我的军心民心之后,就想一走了之吗?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赵必恊道:“你想干什么?”
“来人啊!”
“在!”
“将这赵朔的使者,拖下去。先割了他的鼻子,再砍了他的脑袋,将他的头颅令赵朔的副使带回去!这才是我大理对赵朔的正式答复!”
赵必恊在劝说三佛齐臣服时,耳朵被三佛齐人割掉了。这次,高泰祥要在杀赵必恊之前,割掉他的鼻子,以此狠狠地羞辱赵朔。
“是。”
自有殿前甲士,将赵必恊拖了就走。
赵必恊并没有说什么“两国之争不斩来使”的屁话,更没有表现的任何惊慌,反而哈哈大笑起来。
“谢了!高泰祥,我谢谢你!”
“我虽为宋国宗室,却出身布衣,赖陛下洪恩,也才仅仅受封子爵,做一个小小的礼部员外郎。千百年后,谁知我赵必恊之名?”
“今日,我赵必恊一死,以大理国陪葬,必将名垂青史。陛下也必定给我极尽哀荣,封妻荫子,与国同休!我这辈子,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妻儿,中对得起自己,值了!这辈子值了!”
高泰祥面无表情,冷冷地一挥手,道:“拉下去!”
“是!”
赵必恊被殿前甲士们推出了殿外。
段智祥赶紧劝道:“相国还请三思啊!不投降就不投降呗,何必杀了赵朔的使者,让大理和大元再无转寰的馀地?”
“哼,我要的就是大理和大元再无转寰的馀地!”
在历史记载中,蒙古人数次攻打襄阳不克,为了攻灭宋国,绕路攻打大理。
结果,高泰祥直接杀了蒙古劝降的使者,以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