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重逢山海间,侠义于江湖> 第1章 每日一问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每日一问客(1 / 2)

列位客官,书接上回!

上回咱们说到,慕容一家乘马车离开月湖山庄,在漫天烟雨中踏上回望月山门的路途。

这一路晓行夜宿,终于抵达了目的地,而山门之外,竟还有人早已等候多日。

且说这望月山,坐落于南唐国榕城境内,滨临浩渺东海。

此山群峰拔地而起,崖壁陡峭如削,山势险峻非凡,整座山脉皆是望月剑派的属地。

山高足有三千余米,山巅常年隐在云雾之中,唯有山间林木苍郁、四季常青,衬得那些峰峦愈发雄奇壮观。

在海拔约一千米处,便是望月剑派的山门入口。

一座朱红漆色的牌坊巍然矗立,“望月山门”四个鎏金大字笔力遒劲,在日光下熠熠生辉,尽显名门大派的威仪。

牌坊旁依着山势搭了一间小巧亭榭,匾额上书“迎月亭”三字。

亭内石桌石凳摆放齐整,原是给每日值守的两位山门弟子准备的,供他们遮风挡雨、休憩调息。

此时刚过小满,北齐的麦类等夏熟作物正籽粒初满、尚待成熟,可南唐的榕城已是另一番光景。

俗语说“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在榕城再贴切不过

——城中池塘河汊星罗棋布,一场雨水过后,水面涨得满满当当,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岸边的绿树繁花,煞是好看。

郊外的水田里,嫩绿的稻苗已抽长不少,株株挺拔茁壮,在温润的风里轻轻摇曳,满眼都是蓬勃生机,透着丰收的好预兆。

山间气候与城中相融,温暖湿润的气息裹着草木清香与泥土芬芳,漫过望月山的层层石阶,也浸遍了榕城的大街小巷,好一派江南初夏的鲜活景致。

再说望月山山门的迎月亭里,祝乔和江振正倚着柱子闲聊。

这二人都是十六七岁的年纪,身着望月剑派的浅青色弟子服,腰间别着短剑,脸上还带着少年人的青涩稚气。

“嗨,又是那司马炎!”

祝乔忽然抬眼望向山道尽头,咂了咂嘴叹道,

“你听说没?这一个半月来,他天天雷打不动往这儿跑,我真是服了他这毅力!”

江振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也皱起眉头附和:

“可不是嘛!每次一到这儿,必是那句‘请问栖霞姑娘到了没?’。我们都跟他讲了八百遍了,门派里查无此人,他就是不听!”

“他倒也说过,是慕容公子的女儿,叫慕容栖霞。”

“我之前特意去问过管事师兄,骆掌门的大弟子确实是慕容公子,但那慕容公子早在四君二十六年就失踪了,算算都十年了,哪来的女儿?”

“偏这司马炎认死理,天天来问,活脱脱一个‘每日一问客’!”

江振摇着头叹气。

祝乔忽然眼睛一亮,凑过去小声猜测:

“我估摸着,这栖霞姑娘八成是欠了他不少银子!不然实在想不通,他怎么能有这么大的耐心,天天守在这儿。”

“嗯,这倒极有可能!你看他衣着打扮,都是上好的轻薄丝绸长衫,每日带来的酒食也都是好东西,味道确实不赖。”

祝乔想起这些日子沾的口福,忍不住笑出声:

“说真的,这人虽执着得有些奇怪,倒也挺大方。这一个半月下来,我感觉自己都要长胖了!”

正说着,山道上的人影已渐渐走近。

司马炎身着一袭月白色真丝长衫,料子轻软飘逸,腰间系着莹润玉扣,手里拎着个油光纸包,另一只手提着酒壶和一套瓷质酒具。

他脸上挂着和煦的笑意,脚步轻快地来到亭榭前。

“今日竟是祝小哥、江小哥值守?”他熟稔地打了招呼,径直走进亭榭,将纸包往石桌上一铺。

——一只油亮的卤烧鸡、切得整齐的酱牛肉、肥而不腻的卤肘子切片,还有酥脆的花生米、卤豆干和爽口的咸萝卜,摆了满满一桌。

他又取出三双竹筷,一一摆好。

祝乔和江振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笑意,也不客气,挨着石凳坐下,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

司马炎给二人各倒了杯酒,自己也满上,刚抿了一口,便如期开口:

“请问栖霞姑娘到了没?”

这话一出,祝乔和江振正含在嘴里的酒差点喷出来,呛得连连咳嗽。

司马炎见二人这反应,眼睛顿时一亮,脸上满是欣喜:

“怎么?这是栖霞姑娘已经到了?”

“没有没有!”

祝乔赶紧连连摆手,好不容易顺过气,

“司马公子别多想,我们就是呛着了。”

司马炎脸上的喜色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失望。

“这都这么久了,到底是路上出了岔子,还是哪里耽搁了呢?”

祝乔夹了块牛肉放进嘴里,含糊着问道:

“司马公子,实不相瞒,我们俩一直好奇——这栖霞姑娘,是不是欠了你很多钱啊?”

“小哥为何会这么说?”

“你想啊,你天天来这儿守着,这么殷勤,除了讨债,还能有别的事让你这么坚持?”

祝乔直言不讳道。

“栖霞她不是欠我钱,她是我的恩人。”

她可是我的师父,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