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砺月台地面铺着平整青石,虽有磨损却干净整洁,场内整齐排列着十余组基础剑桩,木质桩身被磨得光滑锃亮;
一旁兵器架上摆满短剑与木剑,台地边缘搭着几处简陋避雨凉棚,棚下放着饮水的陶罐。
眼下正有百十名外门弟子在此练剑,动作整齐划一,挥剑时风声猎猎;
不远处站着几位青布劲装的教头,时不时上前纠正弟子姿势,呵斥声与剑风声响交织在一起,气势十足。
“紧挨着‘砺月台’,那边便是‘外门弟子居’和‘外门长老阁’。”
“你看那些低矮院落,墙面浅灰,门口挂着男女标识,还有弟子值守,那是外门弟子的居所;
稍远些那座三层楼阁,飞檐挂着铜铃,便是外门长老处理事务和休憩的地方。”
陆蝉和栖霞顺着指引细细观察。
陆蝉是首次来望月山,这里的剑派规制与药谷的清幽雅致截然不同,处处透着江湖门派的英气,她眼里满是好奇,不住左看右看;
栖霞虽非首次上山,却对当年外门区域不甚熟悉,此刻看着练剑的弟子与整洁的院落,也忍不住多打量几眼,眼神里带着几分追忆。
再往上攀登,引剑阶渐渐陡峭,约莫半个时辰后,行至海拔两千余米处,山道豁然开朗。
一片平坦腹地上,高低错落的庞大建筑群赫然显现,青瓦红墙在绿树掩映下格外醒目。
建筑群入口处,立着一座精巧亭榭,亭檐下挂着“侯月亭”的木匾。
亭内同样有两位青色劲装的内门弟子值守,他们腰佩长剑,身姿笔挺,眼神锐利如鹰。
祝乔快步上前,对着两位值守人员低声说明来意,还特意指了指慕容金梧。
两人闻言对视一眼,眼中闪过几分讶异,随即点头示意放行。
“此乃‘二重月’,在此区域观月,可见月之景象第二重——山阔月清。
从功能布局说,这里是山门的核心区与内门区。”
慕容金梧再次向陆蝉介绍,语气添了几分郑重,
“正前方那座大殿是‘映月宫’,主殿正堂名叫‘揽月堂’,是掌门长老们议事之地;
旁边配殿是‘挥月堂’,专供内门弟子练剑。
后面的建筑群里,有内务议事堂、内门弟子居、长老阁,还有膳堂、药房、藏经阁和执事堂,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紧挨着那边的,是农圃菜地,供门派自给自足;
再往远处后山山林深处,是静月谷,那里风景秀丽,草木葱郁,还有不少天然山洞,是弟子们单独练剑、冥想修行的好去处。”
陆蝉顺着他指的方向远眺,只见远处山林层林尽染,云雾缭绕间隐约可见奇石流水,果然似有佳境藏于其中。
栖霞望着眼前熟悉的映月宫,指尖微微攥紧,内心情绪翻涌却强自压制
——这里是她前世最熟悉的地方,既有零星暖意,更多的却是伤痛记忆。
她悄悄抬头望向更高处的山峰,心里默默思忖着阿爹未说的话:
再往上,便是“三重月”,观月可见第三重景象——唯月悬空,既是山门禁地,也是真正核心,登月廊、观月阁、剑圣居皆在其上,规矩森严,非掌门人不可踏入。
此时,祝乔已与值守人员沟通完毕,他快步走回慕容金梧身边,拱手道:
“慕容公子,我已传达清楚,便先回山门值守了,接下来会有内门弟子引你们入内。”
说罢,又寒暄两句,便转身沿引剑阶下山了。
侯月亭内,两位值守弟子中的少年上前一步,他面容俊朗,眼神恭敬,对着慕容金梧深深躬身行礼,朗声道:
“慕容公子,请随我来!”说罢,直起身,侧身做出引路姿势,率先朝着映月宫的方向走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