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0章 玩花招(1 / 2)

张传玉是比较聪明的,这么一问,宁心远笑说:“我不知道,我怎么可能知道?算了,我不计较了,让调查组还我的清白吧。”

张传玉连连说是。

张传玉和宁心远说过这事之后,让宁心远没料到的是,袁达功来到他的秘书室找他。

袁达功就是第三个反应的人。

袁达功没像张传玉那样打电话约他出来,而是直接过来找他。

见到他后,袁达功招手道:“小宁,你出来一下。”

一句小宁就叫的宁心远不舒服。

你看人家张传玉,也是办公厅副主任,但人家一见面,起码叫个宁秘书。

叫他宁秘书或者叫他宁处长,都是可以的,称呼职务不是说巴结什么的,体现的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袁达功想和宁心远缓和关系,但又有点倚老卖老,觉得自己年龄大职务高,叫宁心远为小宁理所当然。

但他忘了,宁心远早不是刚刚考进省政府办的小宁,而是一个有职务的人了。

如果大家关系好,宁心远对他也是一种尊重的态度,袁达功这么叫倒没啥,然而不是这样。

宁心远心里听了能高兴吗?

可不高兴归不高兴,袁达功身为常务副主任,这么叫他,还不好表现出来。

宁心远只好走出来问:“什么事,袁主任?”

袁达功把他叫到一边去,让人觉得很亲近地说:“小宁,我收到一封举报信,给你看看。”

宁心远闻声看去,原来袁达功也收到这样一封举报信。

现在拿着举报信过来给他看,难道也是想讨好他?

宁心远没有去接袁达功递过来的举报信,而是说道:“袁主任,有人举报我,你现在把举报信拿给我看,不合适吧?”

这话把袁达功说的愣住了。

他没想到宁心远会是这种反应。

在来找宁心远之前,袁达功是反复考虑了。

这些举报信是从哪儿来的?

是他安排于法凯匿名寄过来的,而寄这么多举报信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阻挠宁心远从济州市委办公厅调过来。

袁达功本来想,等到上厅党组会的时候,把举报信拿出来反对宁心远调入省政府办公厅。

只要举报信拿出来,宁心远调入省政府办公厅的事肯定是要中止的,这就能狠狠地恶心宁心远一把。

然而,袁达功又琢磨了这事,觉得这样做风险比较大,如果他拿出了举报信说事,其他班子成员却不拿出举报信说事,他就成了出头鸟了。

这将把他陷入一种与宁心远作对,与王省长作对的境地。

袁达功后背冒了冷汗。

转而冒出另一个主意,贼喊捉贼。

主动去告诉宁心远这个事,进而讨好宁心远,这样,宁心远不但不会怀疑他指使人写举报信,还会感激他。

袁达功觉得这个主意好,想到最后都得意了起来。

其实他在指使于法凯做这事时,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了,只是觉得这样做太憋屈,很想好好整治宁心远一下,才没有作为优先选项。

想着只要和宁心远一说,宁心远一定会感激他,不料宁心远却是这么反应,等于向他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小宁,我看了举报信,都是捕风捉影之词,所以过来和你说一声,你澄清一下就行了。”

袁达功只好换一种说词,以领导的身份和宁心远谈这事。

宁心远道:“袁主任,你说谁会用这种捕风捉影之词来举报我呢?”

袁达功听到这话,脸上有一点细微的变化,宁心远盯着他看,这种微表情的变化,让他捕捉到了。

虽然不能直接判断,举报信的事与袁达功有关,但宁心远早想了,谁会写他的举报信。

写他举报信的人,一定与他有矛盾,想一想,与他有矛盾的人也就那几个,很好猜的出来。

康友仁、于法凯、袁达功,或者有韩江臣,甚至是高满仓,袭秋雅或许也有可能。

他也考虑到了会不会是高育才那边的人马出于报复王省长的目的而写信举报他。

想来想去觉得高育才不至于这么低级,通过道听途说搜集到的材料来举报他,压根没什么杀伤力,所以排除这方面的情况。

这么一排除,范围就小了。

知道他与白洁有联系的人主要集中在济州市那边,因为白洁作为代理律师,主要集中在济州市两级法院活动。

白洁在与人的交往中吹嘘与他有着熟人关系,让人知道了,很正常。

这么一分析,宁心远把怀疑的对象集中到康友仁、于法凯和韩江臣三人的身上。

至于说袭秋雅,不能完全排除,但她一个女人,搞这种事不太方便,可能性低一些。

另外,能精准地把举报信寄送到办公厅的领导这里,说明得有一定的信息渠道,或者有里外勾结。

一想到里外勾结,就更好判断了。

现在省政府办公厅里头,谁和他有矛盾?

宁心远想不出有第二人,只有袁达功了。

岳贵仁现在都不算与他有矛盾。

宁心远把事情联了起来,极有可能是康友仁或者是于法凯,甚至是他们二人一起通过袁达功,把举报信寄送到了省政府办公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