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4章 新星(1 / 2)

这个事不太好办。

怎么查?

蒋新年感到比较棘手。

不过,他们觉得不好查,可以建议让公安来查。

回去写调查报告,向省政府办公厅提出这样的建议即可。

经过调查认为,反映宁心远的问题不属实,举报信属于诬告,建议让公安机关调查有人对宁心远诬告陷害的事。

报告提交给了秦宇。

秦宇接了报告向王省长作了汇报。

袁达功在得知秦宇安排蒋新年调查举报信一事后有些慌张。

如果省政府办公厅对此置之不理,对他是最为有利的。

谁知宁心远却强烈要求调查,这一调查,情况就不同了。

不调查,这些举报信的出现,不管真假,都会打击宁心远在省政府办公厅的声誉。

间接打击王省长的声誉。

说起来袁达功干的这个事挺严重的。

不要看他只是让于法凯写个举报信,寄送到省政府办公厅,似乎没啥大不了的,但不要忘了,这是省政府办公厅,是省政府的内核部门。

事情传出去,严重影响省政府的声誉。

所以王省长赞成宁心远主动的调查建议,不然,不闻不理,别人就会认为宁心远有不正当男女关系问题,甚至是有腐败问题。

会有人说王省长包庇宁心远。

王省长比较窝火这事,很想根据调查报告的建议,交给公安机关处理。

让公安机关查一查,到底是谁在背后搞这些事。

彻底还宁心远一个清白。

但宁心远担心,公安机关万一最后查不到证据,找不到是谁写的举报信,咋办?

如果是袁达功在背后搞的鬼,现在一定会销毁证据,不让公安机关查到情况。

而且如果让公安机关大张旗鼓地去调查,会引起别人的议论,说省政府在打击报复举报人。

要知道纪委和检察院收到的各种举报很多,即使是举报失实,也不会去追究举报人的责任。

这叫什么呢,叫鼓励群众举报,群众如果没有举报,组织上就发现不了干部的问题。

发现不了干部的问题,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即使一些举报暂时没有得到处理,等到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想起来去处理,举报信也是个证据。

所以,追究举报人责任的情况极少,体现的是一种监督的理念。

如果宁心远现在让公安机关去追查举报者,就有着以势压人的意思,省政府毕竟是一省之府,如果仅仅是这一次去追究举报人还好说,怕的就是其他领导干部有样学样,觉得省政府可以安排公安机关调查举报者,那么他们也可以。

如果真是诬告陷害倒没什么,怕的是一些腐败分子利用这事,对举报者采取打击报复。

王省长和宁心远要考虑大局。

可如果不查出背后是谁在搞的鬼,又便宜了举报者。

宁心远考虑大半天,心里一定,决定亲自出马来搞定这事。

袁达功在得知省政府办公厅要调查这个事之后,把康友仁和于法凯二人叫到一起,嘱咐他俩注意,保守秘密。

康友仁笑着道:“这下够宁心远喝一壶的吧?在办公厅的名声算是臭了。”

于法凯得意笑了笑道:“我寄举报信的时候,戴了口罩,作了伪装,就是有监控看到我,也是认不出我的。”

袁达功点点头道:“小于,你这次干的不错,等这事过去之后,我帮你调回市政府,现在先不要调,免得引起别人怀疑。”

于法凯听了有些失望,说道:“需要等多久?”

袁达功想了想道:“差不多半年吧,半年之后,没人关注这事了,我才好帮你。”

一听需要半年时间,于法凯更加失望了,他做这个事是冒着风险的,如果得不到什么好处,就太不值了。

见于法凯情绪不太好,袁达功安慰道:“小于,做什么事不能急,急了反而不好,省政府办公厅会有变化,等我这边稳定了,你别说是调市政府,就是调到省政府,不是不可能。”

听说能调到省政府,于法凯的情绪又好了些,康友仁问了一句:“省政府办公厅有什么变动?”

袁达功道:“秦宇要到济州当市长,他一走,厅里头就得调整,我得努力一下。”

康友仁立刻来了兴致说道:“能不能接主任?”

袁达功没答话,而是说道:“努力吧,宁心远这小子太阴险,有阻力。”

康友仁道:“他现在被搞这一下子,还能嘚瑟?”

袁达功道:“王省长听他的,再者,我和王省长也没啥关系,所以得想其它的办法。”

康友仁点点头。

秦宇当济州市长这事,被省委省政府推荐上去,中央的命令很快下来,任命济州市市长孙桂琴为济州市委书记,秦宇为济州市市长候选人。

秦宇一跃而成为副省级干部,顿时成为东陆省耀眼的一颗新星。

而他之所以得到这个撅升,一个是李书记的支持,他给李书记当过秘书长,李书记支持他。

第二个就是王省长也同意他当济州市市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都同意,别人就和秦宇相比了。

但其他各个地市的市委书记在心里头对秦宇有所不服,因为秦宇连市委书记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