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乃‘版’字,壮士去后,只馀反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乃‘踵’字,足踵为始。”
“‘桥头家人相道别’,乃‘樱’字,桥头为木,家人离去,只馀二女,自是樱桃之樱。”
她语速不快,但清淅无比,周遭众人尚未反应过来,她已连破三题。那主事闻言,脸上已现惊容。
易安居士却不停步,一边走向第四盏灯,一边继续朗声道:
“第四谜‘锦鳞游泳乐天真’,谜底乃是唐代才女——鱼玄机。”
“第五谜‘学挽强弓未十年’,乃是开元贤相——张九龄!”
“第六谜‘囊中不费一钱,赏尽清风明月’,如此雅致,非香山居士白居易莫属!”
她每说一谜,便向前一步,竟似无需思考,仿佛这些谜题答案本就写在她脑中一般。待到三十六道灯谜看尽,她已在众人目定口呆的注视下,好整以暇地行至樊楼正门之下。
“版、踵、樱、鱼玄机、张九龄、白居易……”三十六谜底竟无一错处!管事面露钦佩地对易安居士作揖道:“这位娘子真乃扫眉才子,锦绣心肠!小人主此灯会五载,能全中者虽有,然如娘子这般电照风行、倾刻便得者,实是首开眼界!佩服,佩服!”
易安居士闻言笑道:“主事过奖,我既已猜出所有谜题,不知那头筹之奖,眉寿与和旨……”言罢,易安居士将眼瞄到了一旁的酒坛子上。
那主事会意笑道:“自然,这两坛三十年的眉寿与和旨,自该是娘子的。”说罢,主事高举双手示意众人安静,随即道:“这位娘子大才,三十六题无一错漏。今年这两坛樊楼珍藏三十年的眉寿与和旨。归这位娘子所有。”在众人一阵丧气和哗然之时,那主事又道:“诸位莫要丧气,虽说最好的两坛已归这位娘子所有。但我这里还有二十年和十五的陈酿各五坛,又有为猜中九题、十八题、二十七者准备的各样礼品。虽说不及这位娘子手中的珍品好酒。却也是难得一见的好物件。还请诸位多努力,小可期待诸位将小可身边的礼物一扫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