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三生如梦> 第七章 京华如梦(0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京华如梦(07)(1 / 2)

萧佑见状,忙道:“怎可让晏晏姑娘破费。”言罢,便要从怀中摸出铜钱来。

秦之也却轻巧地抬手一拦,眸光清亮,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七郎莫要争了。些许小钱,何足挂齿?况是我心有所求,自当由我来做这个东道。”

萧佑闻言一滞,只得挠挠头,道:“那就躬敬不如从命了。”

“请罢!”秦之也取来箭袋,双手捧着呈在少年面前。

少年微微颔首,接过箭袋,抬眼望了望三丈外的陶壶。只是稍稍瞄准,随即腕骨一抖,便将袋中羽箭一一抛飞出去。

“咚!”第一箭撞入壶口的声音还未歇,“咚!咚!咚!”接连九声脆响竟叠成一道连绵不绝的音浪!待众人回神,十支羽箭早已在壶中攒作一簇白羽,箭尾犹自微颤。

众人先是呆了一瞬,旋即爆发出一阵惊呼。王四更是瞪大了眼,目定口呆。

秦之也与茵陈、淡竹亦是拍手称好,三位小娘子眼眸清亮如星,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在众人轰然叫好之中,王四僵笑着,小心翼翼将那对汝窑瓷娃娃捧予秦之也。这对娃娃胎薄釉润,触手生凉,确是一贯钱难求的佳品。

萧佑见所托完成,便想将箭袋递给王四。此时秦之也却横过一步拦住萧佑身前。她指尖轻点五丈外那个更显小巧的陶壶,声音清越:“我们还要投五丈的。”

萧佑闻言,赶忙道:“万万不可,五丈之距已超常理,若要十箭十中,几无可能。且某怎能让晏晏姑娘破费。”

秦之也却道:“七郎不试试怎知自己不能投中。馀观七郎适才箭矢连发,颇有神射之资,此五丈之距虽远,试上一试又有何妨。银钱不过俗物,今日若有幸得见七郎神技,便是十贯亦是值得!”

此时王四忙在一旁附和道:“正是正是,难得郎君有这般好手段,何不更进一步,试试这五丈之局?须知小人这雕弓蒙尘已久,今日若得遇明主,实为它之幸也,亦为小人之幸!”

此时围观之人亦是起哄道:“小郎君试试又何妨,便让我等瞧瞧神技,徜若当真得中,必叫王四献上宝弓!”

萧佑闻言点了点头,对秦之也道:“既然如此,某便献丑一试,只是五丈之遥已超人力所及,若是不中,扫了大伙雅兴,望莫怪罪。”

秦之也颔首微笑,眸光流转道:“但试无妨。”

少年屏气凝神,目光如炬,盯着五丈外宛如鸡子般大小的壶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手腕一抖,便将羽箭抛出一道月弧,只听“咚”的一声,羽箭不偏不倚正中壶心!在围观众人轰然叫好之下,少年又连投三箭,箭箭皆中。场边欢呼更是鼎沸,竟是吸引了里外三层人群围观。

只是第五箭出手之时,恰有一阵微风拂过,箭镞擦着壶口边缘迸出几点火星,终究弹落在地。围观人群顿时爆出整齐的惋惜叹息。

少年却不为所动,仿佛早有所料一般,连连将手中剩馀的五支羽箭抛飞出去。这五箭却也有三箭错失壶口,弹落在地。

虽是功败垂成,萧佑眉宇之间却未有半分沮丧,只见他对秦之也道:“学艺不精,却叫晏晏姑娘失望了。”说罢,便对众人拱手作揖,正欲唤秦之也一同离去。

却见秦之也抬手示意王四再呈上一个箭袋,随即递到少年面前道:“再试一次。”

萧佑微微一怔,目光顺着箭袋望向秦之也,只见她神色平静如旧,眸光清亮非常,眉眼之间尽透着一股无言的信任。萧佑心头微热,坚定地道了声“好!”旋即接过箭袋,深吸一口气,再次凝神静气,目光如电般锁定壶口。

这一次,他手中的羽箭比之前次,更稳、更慢、更坚决。羽箭离手便是一声沉闷的“咚”声,九只羽箭九声坚定的“咚”声,敲在秦之也心中,仿佛战场擂鼓,是无往不利、战无不胜的冲锋;敲在众人心间,如春雷乍响,是璀灿夺目的一道闪电;敲在王四心头,似山崩地裂,是地陷天倾的绝望。

只是少年掷出第十箭时,仿佛宿命一般,那道撩人的微风又不期而至。羽箭本已堪堪触及壶口,却忽地一偏,轻轻撞在壶耳之上,发出一声脆响。

围观众人见状,又不免再度齐齐叹息。然而秦之也却是面色镇静,眼眸之中不见半分失望。再看少年,亦是神色从容,虽见败局已定,却也只是微微叹息,随即便释然一笑。这世间何来十全十美之事?风过无痕,箭落无声,天意如此,何必感伤。

秦之也抬手再度接过一袋羽箭,缓缓来到少年身前,默然相递。

萧佑与少女目光一触即分,却似已心意相通。他将那袋羽箭接过,二人相视一笑,一切皆在不言之中。

少年此次遥视壶口良久,旋即微微闭目,似在聆听风信,再睁开眼时,眸光如电,手中羽箭倏地破空而去,“咚!”不出所料,羽箭不偏不倚贯入壶心。仿佛流星经天,注定要落入那片夜空。

其后七箭在众人摒息凝神地注视之下,一箭接着一箭,落进了众人觉得本该如此之地。

第九箭,风起,愈烈。众人从未觉得,这风竟是如此恼人。

少年持箭的手微微一顿,他的心似乎便在这风起之时,被悄然搅动。

“箭在弦上,为何不发?”李清照不知何时已立在众人之前,衣袂在风中飘扬,声音清冷如玉石相击。“适才你不是已经认定了自己的判断?为何风起了,你反倒乱了本心?”

少年神色微凛,指节紧扣箭杆,却仍凝而不发。

李清照吟吟笑道:“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畏首畏尾,何谈弛骋沙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