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三生如梦> 第二十六章 京华如梦(2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章 京华如梦(26)(1 / 2)

那旋涡激流如巨兽张口,撕扯着小舟便往深处吞去,水浪劈头盖脸砸下,船身倾斜几乎便要被拖入涡心。萧佑咬牙低吼,反手抽出背上雕弓,就势插入船板缝隙卡住。

裴钧与三位军士肝胆俱裂,面色惨然。以他们的水性,若是落入涡心之内,则必十死无生!

当此危机之际,萧佑腰间一沉,双足如铁铸一般死死钉在舟底。电光石火间,他已将麻绳系于箭尾,引满雕弓。

裴钧四人只听得“咻”的一声裂帛锐啸,箭矢已带着麻绳深深楔入暗渠石壁的砖缝之中!

“定!”

萧佑一声暴喝,周身筋骨如龙虎贲张,双臂猛然回拽,竟以一人之神力,将整艘小舟连同五人性命,死死定在旋涡边缘。

裴钧毕竟是武道高手,瞬息间强压惊骇,跃至船头沉腰立马,稳住重心。馀下军士亦回过神来,纷纷合力扯住麻绳,众人呼喝之间,小舟一寸寸被拉出死亡旋涡。

眼见即将脱险,众人心头一松,握着麻绳的手也不由自主地卸了几分力道。

便是此时,异变陡生!

那本就“吱呀”作响的小舟,轰然一声,如朽木般四分五裂,散作无数碎片!众人猝不及防,惊叫着坠入冰冷刺骨的激流。

三名军士甚至连麻绳都未能抓牢,便在水中无助扑腾几下,瞬间被暗流裹挟,没入深渊,连呼喊都未能传出。

裴钧原在船头,舟体解体时下意识抱住一块最大的木板,旋即落入水中,身不由己地被卷向涡心。

萧佑见状,臂膀急抖,手中麻绳如灵蛇出洞,霎时便缠住裴钧所抱的木板,旋即运力猛拽。裴钧借势一个翻腾,双足在湿滑岩壁上奋力一蹬,方才狼狈地跃上暗渠边缘的狭窄过道。

他惊魂未定,喘息粗重,下意识看向水中萧佑,又瞥了一眼仍钉在壁上的箭矢。心中虽闪过一念之私,终是过不去心中那道坎,猛一咬牙,返身抓住麻绳,奋力拉扯。

萧佑借力自水中腾跃而起,身形在半空灵巧一翻,单足轻点岩壁,如飞燕还巢,稳稳落于裴钧身侧。

两人相视,一时默然。裴钧拾起脚边一块船板碎片,借着岩壁微光细看,不由切齿怒骂:“这老阉狗,好歹毒的心肠!”

萧佑借着莹莹微光举目瞧去,只见那木板断裂处,木质早已腐朽,边缘却覆着一层薄如蝉翼的鱼胶!

这艘小舟竟是被人用朽木与胶水拼凑而成,看似完好,实则不堪水浸。难怪稍一受力便轰然解体!这杨太监果真阴狠歹毒,处处设下杀局!

裴钧咬牙切齿,指节捏得发白,眼中怒意如焚。

萧佑面色却沉静如水。他默默拔下壁上箭矢,将麻绳重新盘好收回腰间,随即冷静分析道:“怨愤无益。眼下火折尽湿,此地唯有幽微荧光照明。前路莫测,恐步步杀机,不若就地固守。童太师若见我等久去不归,必遣后援。”

裴钧闻言,顿时冷静下来。他回首望向那深幽暗渠,便似深渊巨口,不由打了个寒噤,于是点头附和道:“萧郎君言之有理。”

萧佑随即便将腰间宝弓取下,又割下一段麻绳,两端各自系上一支箭矢。

裴钧见状,不解其意,便问道:“萧郎君何为?”

萧佑双眸微眯,借着岩壁稀疏幽光扫视着暗河激流四周,随口答道:“为防来者猝不及防步了后尘。某得给他们做个警示。”

言罢,他便举弓搭箭,两支箭矢搁在雕弓左右,弓弦轻颤,箭矢如双星并驰,“咻咻”两声破空而去,一左一右钉入离水二尺来高的岩壁之上,尤如铁索横江,封住来路。

初春寒凉,地下水汽更是砭人肌骨。二人衣衫尽湿,不过片刻便觉寒意如针,直透骨髓,只得各自寻了个背风的角落,拧去衣上冷水,随后靠坐在冰冷的石壁上,闭目养神。

地底幽深,不辨晨昏。二人闭目调息,时间在这绝对的黑暗与寂静中仿佛失去了意义,或许已过半日,或许仅是弹指一瞬。

萧佑心志坚毅,深知童贯对宝藏志在必得,久不见回音,后续人马必定前来,故而尚能沉心静气。

裴钧却渐感焦躁难安。他终究是郓王的人,与童贯并非一心。徜若童贯权衡利弊,觉得此地风险过高,为求稳妥而暂缓勘探,甚至……干脆放弃他们这两个“外人”,那结局便只有困死在这暗无天日的地底,慢慢化为枯骨!

他越想越是心寒,正欲开口与萧佑商议。忽地,他双耳微动,捕捉到一丝极细微的异响,眸光骤然锐利如鹰。

几乎在同一刹那,萧佑也缓缓睁开了双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

无需言语,二人默契地翻身而起,疾步掠至过道边缘,伏身于黑暗之中,凝神望向水道来处。

只见远处幽暗的水道尽头,隐约现出点点昏黄的光晕,随之而来的,是船浆破水的哗啦声、铁器磕碰的叮当声,以及压得极低的、模糊的人语声。

希望骤临!

二人心中皆是一喜,几乎异口同声地朝那片黑暗放声呼喊:

“前方的兄弟!小心激流!”

“前方水急,有暗漩!”

呼喊声在封闭的水道中回荡。远处的火光明显一顿,嘈杂声戛然而止。片刻沉寂后,一个洪亮而带着试探的声音穿透黑暗传来:

“前方可是萧佑萧郎君?!”

萧佑闻声,立即运足中气回应:“正是在下!弟兄们务必小心,前方乃水脉交汇之处,水流湍急凶险,水下有巨大暗漩!岩壁上有我设下的绳索,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