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我都火遁忍界第一了还怎么当火影> 第17章 木叶有木叶的节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木叶有木叶的节日(1 / 2)

平静的校园生活被一则通知打破——为了纪念初代火影千手柱间与宇智波斑共同创建木叶村,并像征团结与希望,木叶每年都会在夏末秋初举行?“火灯节”?。

这个节日并非官方强制,而是由村民和忍者自发参与,逐渐形成的传统。在这一天,人们会制作或点亮各种灯盏,寓意“火之意志”照亮前路,驱散黑暗。忍者学校也会参与其中,鼓励各班学生发挥创意,为节日增添色彩。

消息传来,a班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对即将到来的节日充满期待,讨论着各自的班级该如何参与。

“我们班表演一个联合火遁忍术,在夜空下形成巨大的火焰图案,肯定是最亮眼的!”一个性子急的学生提议道,仿佛已经看到了那震撼的场景。

海野角松老师连忙摆手:“不行不行,火灯节虽然名字带火,但强调的是‘灯’的温暖与指引,大规模忍术表演既危险又容易引发误会。我们还是要以安全、祥和为主旨。”

“那……我们制作一批特制手里剑型状的灯笼?既体现忍者特色,又符合节日氛围?”又一个建议提出。

“感觉还是有点生硬……”奈良鹿久懒洋洋地评论道,“而且制作起来太麻烦。”

“不如我们摆个摊位,卖秋道秘制的‘闪光兵粮丸’和‘查克拉包子’!”秋道丁座眼睛放光,显然对“吃”的部分最上心。

山中亥一无奈地提醒:“丁座,兵粮丸的味道……恐怕不太适合节日庆典吧。查克拉包子听起来也有点怪。”

讨论似乎陷入了瓶颈。提出的想法要么不够安全贴切,要么缺乏新意,要么只考虑了忍者自身的喜好和特长。

波风水门思考片刻,提出了一个相对温和的方案:“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温暖灯光角’,教前来参与的村民和孩子们用查克拉纸(一种能微弱存储并释放查克拉的特制纸,安全无害)制作简易的小灯,或者用普通材料制作传统灯笼,体验动手的乐趣,感受节日的温馨。”他的想法侧重于参与和分享。

猿飞正成点了点头:“水门同学的想法不错,既安全,也能体现我们忍者的查克拉控制力,还能与村民交互。我们可以再增加一些关于火灯节由来的介绍板。”

这个方案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显得稳妥而正面。

就在这时,海野角松老师的目光习惯性地投向了窗边那个常常能提出“不同”见解的黑发男孩。“宇智波真治同学,你对这次火灯节的班级活动,有什么想法吗?”

真治心里叹了口气,又来了。?他放下手里正在悄悄研究查克拉性质变化原理的笔记,慢吞吞地站起来。他对这种集体活动本身兴趣不大,但“火灯节”这个形式,让他联想到了一些东西。

“角松老师,各位同学,”真治开口,语气依旧平淡,“水门同学和正成同学的想法很好,注重参与和交互。不过,我在想,火灯节的意义,除了纪念和像征,是不是也可以更……‘实在’一点?”

实在?这个词让一些同学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灯,能照亮黑暗,也能凝聚人心。”真治继续说道,“我们是不是可以借着这个机会,不仅仅展示‘忍者能做什么’,而是去思考‘村子需要什么’?”

他又开始了。鹿久扶额,水门则认真地听着。

“比如,”真治具体化他的想法,“我听说村子里有些年久失修的小路,夜晚缺乏照明,对老人和孩子不太方便。我们能不能利用这次机会,发起一个‘点亮角落’的小活动?除了在主会场教大家做灯,我们是否可以组织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和体力(比如简单的土遁平整地面,或者制作、安装一些简易安全的照明设施),去改善一两处这样的地方?哪怕只是点亮一小段路,也是实实在在的贡献。”

他顿了顿,看到角松老师若有所思,便接着说:“又或者,我们可以将班级摊位的一部分收入(如果设摊位的话),或者通过某种方式募集一些资源,用于帮助村子里那些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节日的温暖和实际的帮助。让火灯节的光,不仅能照亮夜空,也能照亮一些人的生活。”

他最后总结道:“这样的参与,或许比单纯的表演或展示,更能体现火之意志中‘守护’的内函,也更能让村民们感受到,忍者不仅仅是拥有力量的存在,更是与他们休戚与共、愿意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同伴。这种情感的连接,或许比任何绚丽的忍术表演都更有力量。”

教室里再次安静下来。真治的提议,将节日活动从“展示自我”提升到了“服务社群”和“凝聚人心”的层面。这远比做一个灯笼、表演一个忍术要复杂,也更有意义,同时也更深刻地契合了火之意志中“守护”与“传承”的本质。

波风水门眼中闪铄着强烈的光芒,他立刻被这个想法吸引了。“真治君说得对!火灯节的光,应该照亮更多地方!我们可以去做!”

猿飞正成沉吟着,他觉得真治的想法很好,但涉及实际劳动和可能的资源调配,需要考虑得更周全。“真治同学的想法很有建设性,不过具体实施起来,可能需要详细的计划和老师的指导。”

奈良鹿久难得地没有立刻吐槽,反而摸了摸下巴:“‘点亮角落’……虽然麻烦,但听起来比傻站着表演忍术有意思多了。而且,确实更能拉近和村民的距离。”

就连秋道丁座也嘟囔着:“如果去修路,是不是要带很多吃的?干活会饿啊……”

海野角松老师震惊地看着真治。这个孩子,总能从最意想不到的角度,提出如此深刻且充满社会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