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和公主大婚之后,京中便再没什么大事发生。日子如流水般静静淌过,转眼已是深秋。
团宝依旧在宫里和王府之间来回住着。沈知楠也已经习惯了小家伙隔三差五不在身边的日子。萧珩自怡和婚事过后,很快又恢复了往日忙碌的摄政王状态,每日早出未时归,案头的奏折堆得老高。
这日午后,沈知楠约了柏斩云一同去看望左棠棠。束府的后院里,左棠棠的肚子已经隆起,正靠在软榻上晒太阳。
沈知楠将带来的安胎药材交给侍女,温声道:&34;我瞧着气色比前些日子好多了。
三人正说笑间,忽听院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抬头望去,竟是萧珩和束风以及沈知宴三人带着团宝走了进来。
团宝一见到沈知楠,立刻在萧珩怀里挣了挣。
萧珩将儿子放下,小家伙立刻迈着小短腿跑到沈知楠面前,规规矩矩地行礼:&34;娘亲。
沈知楠将儿子搂进怀里,亲了亲他的小脸:&34;团宝今日在宫里乖不乖?
沈知楠无奈叹气。她原本还盼着团宝长大些会活泼点,谁知这孩子越发像萧珩了,小小年纪就总绷着张脸,以前还偶尔能逗笑一下,现在连笑都很少。
夜深人静时,沈知楠靠在萧珩肩头,忧心忡忡道:&34;团宝是不是太孤单了?要不要给他找个玩伴?
萧珩沉思片刻,第二日早朝后便留下了张侍郎。
萧珩点点头。这位张侍郎——当初沈知楠有孕时,他曾在朝堂上向他问过一些孕期注意事项,所以才把他留下来问问。
于是从那天起,每日早朝时分,众臣都能看见张侍郎抱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进宫。大人们在前殿议政,团宝就和张家小公子在后殿玩耍。下朝后,张侍郎再牵着儿子回家。
起初团宝对这个突如其来的玩伴并不热情,总是安静地坐在一旁看对方玩。但张家小子性子活泼,也不怕生,总拉着团宝的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团宝低头看着掌心的小马,半晌,从怀里拿出一包点心:&34;换。
张小公子欢天喜地地接过点心,两个小家伙就这样建立起奇妙的友谊。
秋去冬来,当第一场雪落下时,沈知楠惊喜地发现,团宝竟也会跟着张小公子一起在雪地里打滚了。虽然依旧绷着小脸,但那双肖似萧珩的凤眼里,分明闪着快乐的光。
随着冬雪的落下,一个消息也从北境传回京中——萧景一行人已在归途,年关前必能抵京。
而在一个多月前楚明澜和燕娑已经分别生下孩子,楚明澜生的男孩,燕娑生的女孩,
收到消息的时候,听说云昭长公主高兴的差点落泪,恨不能亲自去接燕娑和小孙女回来,最后还是被靖安候给劝住了,
而老皇帝和皇后同样在得知萧景和楚明澜生下孩子后,高兴的合不拢嘴,其中最开心的非老皇帝莫属了。
所以在得知萧景生了儿子后,便把以后开枝散叶的希望放到萧景身上了,至于老二?那是指望不上了。还是哪凉快哪待着去吧。
皇后无奈摇头,却也未再多言。她这个儿子自幼执拗,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不过看小两口恩爱甚笃,团宝又聪慧可人,倒也没什么不好。
腊月二十三,小年这日,京城迎来了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
暖阁里炭火烧得正旺,沈知楠握着团宝的小手,教他剪一只小老虎的窗花。红纸簌簌落下,在绒毯上铺开细碎的光影。
门帘忽地被掀起,带进一阵凛冽的寒气。萧珩解下沾满雪花的狐裘搭在屏风上,眉宇间还带着未散的寒意:&34;皇兄他们回来了。
剪刀在红纸上顿住,沈知楠惊喜抬头:&34;回来了?
团宝立刻放下小剪刀,黑葡萄似的眼睛亮晶晶的,小手抓住父亲的衣摆:&34;去看弟弟。
萧珩将儿子抱到膝上,指尖拂去他发间沾着的碎纸屑:&34;明日进宫就能看到了。嘴微抿,又补了句,&34;今日先让他们歇歇。
沈知楠接过话头,揉了揉儿子柔软的发顶:&34;弟弟一路舟车劳顿,定然累极了。剪了一半的窗花,&34;不如我们先把这个做完,明日带给弟弟当见面礼?
团宝盯着红纸上憨态可掬的小老虎看了会儿,终于点点头,重新拿起剪刀。萧珩看着他绷着小脸认真的模样,眼底泛起一丝笑意,伸手帮他扶住晃动的红纸。
窗外雪落无声,暖阁里炭火噼啪。楠忽然问道:&34;嫂嫂和孩子可都安好?
沈知楠会意一笑。这名字里的念字,怕是念着某人吧。
团宝突然举起剪好的窗花,小老虎缺了只耳朵,却活灵活现。,难得夸道:&34;不错。
得到父王夸奖的小家伙耳朵微红,低头又去拿新的红纸,沈知楠看着儿子严肃的模样,不由莞尔。
翌日,沈知楠便带着团宝进了宫。凤仪宫的宫人们正在清扫阶前积雪,见他们母子来了,连忙行礼引路。
本以为她已经够早了,谁知道等她进去时萧景和楚明澜已经在了,沈知楠微讶。
内殿,老皇帝和皇后正围坐在软榻旁,两人中间放着个杏黄色襁褓,笑得见牙不见眼。
团宝规规矩矩地行完礼,这才迈着小步子凑上前。襁褓里的小婴儿正吮着手指,黑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楚明澜一袭绛紫衣裙,英气中透着温婉。知楠,好久不见。脸上转了转,笑道,&34;越来越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