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风暴” 计划像一台上了油的机器,在异事办的推动下飞速运转。墨渊把事务堂的临时档案室当成了 “作战指挥室”,墙上贴满了系统宿主的名单,用红笔圈出 “优先改造目标”,蓝笔标注 “潜在噪音价值”—— 连执法堂弟子都被他调过来帮忙,负责悄悄跟踪改造后的宿主,确保数据反馈 “不跑偏”。
洛青阳则抱着他的《万界异常图鉴》,蹲在桌前构建 “噪音数据评估模型”上画满了表格:“系统类型:种田类→噪音方向:灵田产量与宗门琐事关联;宿主心性:憨厚→适合编造‘萝卜长势与晨练口号分贝相关’这类数据;风险评级:无……” 他还在每个案例旁贴了张迷你留影符,记录宿主的 “数据生成现场”,活像个搞科研的小疯子。
萧烬彻底成了 “系统改造售后专员”,每天揣着本《无系统修仙指南》,穿梭在各个宿主之间。遇到对改造后系统不适应的,他就掏出自己当年被系统坑的经历:“兄弟,我当年被系统逼着拆剑冢,差点被长老当成奸细,现在这系统多好,不用打打杀杀,还能研究‘露水蒸发速度’,多安全!” 一番 “血泪安利” 下来,连最抵触的宿主都乖乖开始编数据。
泠崖依旧是 “幕后技术支持”,坐在小院的竹椅上,指尖泛着淡光,批量处理着洛青阳筛选出的 “低危系统”—— 把【攀比系统】的 “比输赢” 改成 “比助人”,把【预言系统】的 “编谣言” 改成 “记天气”,把【情圣系统】的 “套路撩” 改成 “学社交”,像给歪掉的树苗扶正,轻松又精准。
不过半个月,归一剑宗就成了 “噪音数据生产基地”,改造后的宿主们,在异事办的引导下,向 “万界之脑” 反馈着各种 “高质量垃圾信息”
案例 a:前?【攀比系统】宿主王二柱
改造后的【乐于助人积分系统】,让他从 “比谁灵袍更贵” 变成了 “比谁帮人更多”。每天清晨,他扛着锄头帮同门修补屋顶,手里还攥着个小本子,一边敲钉子一边记录:“辰时修补李师弟屋顶,瓦片倾斜度 30 度,东南风时漏雨频率每刻钟 3 次;帮张师妹修篱笆,木桩埋深 12 尺,抵御野兔冲撞概率提升 15…… 结论:屋顶倾斜度与风向呈正相关,建议宗门修订《建筑维护手册》时加入流体力学分析。” 系统面板上,这类 “跨界关联数据” 占满了反馈栏,连 “万界之脑” 的子系统都要愣三秒才能识别。
案例 b:前?【劣质预言系统】宿主林小雨
曾经靠 “明天有弟子会摔下山崖” 这类谣言刷存在感的她,如今成了 “宗门气象观测员”。每天天不亮就蹲在山门广场,盯着地砖上的露水发呆,记录册上写满了离谱数据:“今日辰时三刻,东南角第三块青石板露水蒸发时间 2 分 17 秒,比昨日慢 07 秒;昨日守山灵兽阿黄在该处停留 5 分钟,排泄粪便约 100 克…… 推测:灵兽排泄物的湿度会影响局部露水蒸发速度,建议建立‘灵兽活动 - 微气候’关联数据库,细化到每块地砖的湿度变化。” 她还把记录册装订成册,送到事务堂,差点让负责后勤的长老以为她要转行搞农学。
案例 c:前?【情圣系统】宿主赵小风
从前总琢磨 “怎么用三句话撩到女弟子” 的他,现在捧着《宗门礼仪规范》,研究 “社交安全距离”。他每天找同门 “实验”:跟李师姐保持 15 米说话,记录对方 “眉头舒展度 15,应答速度提升 20”;跟王师兄贴太近(05 米内),记录 “对方后退概率 80,话题中断率 60”。反馈给系统的数据更离谱:“建议将‘非必要不小于 1 米社交距离’纳入宗门礼仪,尤其针对炼气期弟子,可减少 80 的‘被误会’事件。附:今日实验样本 30 人,其中 5 人以为我要抢他们的灵果。”
案例 d:前?【疯狂存在感系统】宿主周大壮
曾经靠 “倒立喷火”“当众拆剑” 刷眼球的他,如今成了 “行为艺术研究员”。每天正午,他准时在演武场倒立练剑,剑尖对着地面的石头,嘴里还朗诵《丹房防火条例》,旁边摆着个小本子,记录路过弟子的反应:“辰时倒立练剑,10 人无视,8 人偷笑,5 人绕道走,2 人驻足拍照(可能是记录异常行为);结论:非典型行为的社会接受度与时间段无关,与弟子性格关联度更高…… 建议后续增加‘雨天倒立练剑’对照组。” 他的反馈数据里,连 “偷笑弟子的嘴角上扬角度” 都有记录,细致得让洛青阳都直呼 “专业”。
这些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让归一剑宗的氛围变得古怪又和谐 —— 没人再因为攀比吵架,没人再传播谣言,连刷存在感的方式都变成了 “搞研究”。事务堂提交的月度报告里,“金手指引发的治安事件” 同比下降七成,墨渊拿着报告,指尖终于不再紧绷,对着泠崖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师妹,咱们的计划成了!”
洛青阳的《万界异常图鉴》新增了厚厚的 “噪音数据卷”,还在扉页写了句 “献给所有为‘污染数据池’奋斗的宿主们”;萧烬看着王二柱帮人修屋顶、林小雨蹲在地上看露水,嘴角忍不住上扬,摸了摸怀里的《无系统修仙指南》,觉得这才是修仙该有的样子。
高维空间里,“万界之脑” 庞大的意识如同无边无际的星云,无数数据流像流星般汇入其中,经过筛选、分析,转化为构建 “叙事剧本” 的素材。它的运算核心永恒运转,从未因某个低级试验场的波动而停滞 —— 直到 “x-73 号锚点”(剑冢锚点)的数据流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