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稳定器”,而不是“驱动器”。
用反物质引擎提供粗暴高效的原始推力,再用谐波共振来精准微调曲率泡的稳定性和航行姿态。
这个构想让法厄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随即爆发出更强烈的讨论热情。
法厄同那如同宝库的大脑,为岳舟解决了许多之前在解析黑水时遇到的技术瓶颈。
尤其是在“基因片段识别与筛选”模块上的独特算法,让岳舟都感到眼前一亮。
岳舟则像一个慷慨的导师,将自己对于生物、能量、时空的部分研究心得,毫无保留地向这位被困在单一宇宙中数万年的老古董缓缓展开。
他没有讲述那些超出对方理解范畴太多的技术,比如“归源灵能”或是“高维视野”。
而是将帝国现阶段正在攻克或者已经攻克的p1至p2级别的技术,选择性地进行了展示。
这场交流,对法厄同而言,不亚于一场认知革命。
他第一次知道,宇宙中还存在着一种名为“内力”的生物能量,可以通过特定的基因序列进行传导和放大。
他第一次听说,可以通过捕获恒星级别的巨兽,来构建一个活的、能够自我调节的“洞天核心”。
他更是第一次理解,除了基因编程,还有一种名为“共生”的进化路线,可以将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融合成一个更强大的共生体。
知识的洪流冲刷着他干涸了数万年的心灵,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终于,在法厄同将自己关于黑水的所有研究成果和盘托出后,岳舟知道,时机到了。
作为学术交流的回礼,也是为了将这场讨论推向高潮,他决定,向这位新认识的“朋友”,展示一个足以颠覆他所有认知的新玩具。
“法厄同阁下,你对黑水的研究,已经抵达了单一生物科技所能触及的巅峰。”岳舟微笑着说道。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将黑水这种顶级的软件,安装在一个足够强大的硬件上,会发生什么?”
法厄同的眼中露出疑惑。
岳舟没有再解释,只是微微一笑,伸出手,在虚空中轻轻一点。
一个全新的、结构更加庞杂、充满了暴力美学的交互式概念模型,缓缓地,在法厄同面前展开。
模型的标题只有一行简洁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