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者修炼向来动静不小,内劲运转时的气流呼啸、招式演练时的拳脚破风,甚至高阶武者突破境界时的能量波动,动辄波及数里,寻常百姓根本难以承受。
为了避免惊扰周遭居民,也让武者能毫无顾忌地放开手脚修炼,洪门的培训基地特意选在了远离城镇喧嚣的荒僻之地。
这片局域地处近郊深处,驱车远离市区后,沿途的钢筋水泥逐渐被成片的绿荫取代,直到道路尽头,洪门培训基地的轮廓才缓缓映入眼帘。
与想象中军事基地那般高墙林立、戒备森严的模样截然不同,这里没有冰冷的铁丝网,也没有高耸的围墙,更象是一处藏在自然里的宜居社区。
放眼望去,看不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美式乡村风格的低矮建筑。
红瓦白墙错落分布,木质廊檐下爬着翠绿的藤蔓,门前屋后点缀着各色小花,透着几分闲适与安逸。
新鲜的空气里混着泥土的芬芳、草木的清香,深吸一口便觉通体舒畅——远处是翻滚着金色麦浪的农田,旁边是郁郁苍苍的森林,林间有条蜿蜒的河流穿流而过,最终导入不远处澄澈的湖泊。
大片空旷平整的土地被划分成不同的修炼局域,没有多馀的障碍物,正好供武者们施展拳脚、演练招式,不用担心动作受限。
社区里的街道整洁而安静,偶尔能看到来往的行人,大多是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面孔。
他们有的身着宽松的练功服,刚结束一场修炼,额头带着薄汗却眼神明亮;
有的则牵着孩子的手,慢悠悠地散步,聊着家常;
还有些老人坐在门前的长椅上,晒着太阳喝茶闲谈。
这些人要么是洪门的内核成员,要么是他们的家属,在这里,修炼与生活无缝交融,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安稳的日常与纯粹的武道氛围。
林凯驾驶的黑色轿车沿着培训基地的林荫道平稳前行,车轮碾过铺着碎石的路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道路两旁的绿植愈发浓密,美式乡村风格的建筑物渐渐被甩在身后,直到一栋突兀却别致的建筑出现在视野尽头,车子才缓缓停下。
这栋房子稳稳占据着基地中心的内核位置,与周围低矮规整的美式建筑形成鲜明反差。
它并非纯粹的中式形制,却处处透着华夏古韵——飞檐翘角带着几分唐式的舒展,雕花窗棂又掺着宋式的雅致,门楣上的斗拱结构似明似清,甚至能在廊柱的纹饰里看到秦汉的古朴线条。
各种跨越朝代的建筑元素被巧妙拼接,雕花繁复却不杂乱,装饰精巧而不堆砌,青灰色的砖瓦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朱红立柱挺拔有力,既透着几分不循常规的随性,又莫名透着和谐的美感。
“这房子看着真特别。”姜鸿飞通过车窗,目光在建筑上绕了一圈,忍不住说道。
林凯一边将车减速,一边点点头,解释道:“这是魏长老让人建的,设计师从没回过华夏,全靠网上找的资料琢磨。别看是拼凑的元素,也挺有味道。”
温羽凡抬眼,灵视里清淅捕捉到建筑的每一处细节:
窗格上的缠枝莲纹雕得不算精湛,却透着一股子认真;
门廊下的石狮子造型略显卡通,却憨态可掬;
屋檐下悬挂的铜铃,风一吹便发出清脆的声响,与周围的鸟鸣、风声交织在一起。
陈墨目光落在建筑正门上悬挂的牌匾上,那“藏经阁”三个大字笔力遒劲,透着几分武道世家的厚重。
这里便是魏坤的驻守之地,也是洪门收藏武学典籍的内核所在——藏经阁。
中式元素的混搭设计,既藏着设计师对华夏文化的憧憬,也暗合了魏坤手握宗门秘笈、自成一派的特殊地位。
藏经阁作为洪门武学典籍的内核藏地,向来是重兵驻守的禁地。
院墙外围隐在茂密的绿荫后,几名身着黑色劲装的守卫早已分散在角落,腰间鼓鼓囊囊,手始终按在制式手枪的枪柄上,锐利的目光像鹰隼般扫视着周遭动静。
温羽凡等人乘坐的黑色轿车刚顺着林荫道驶近,车轮碾过碎石路的沙沙声便打破了这里的静谧。
门口的守卫瞬间绷紧了神经,原本倚着廊柱的几人猛地站直身体,分散在各处的暗哨也悄然聚拢,十几双眼睛齐刷刷锁定了驶来的车辆,不少人直接握紧了腰间的枪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毕竟是在枪支泛滥的美利坚,洪门树大招风,这些年遭遇过不少敌对势力的突袭,光天化日下上门开枪行凶的事并不少见。
守卫们早已养成了高度警剔的本能,任何陌生车辆靠近,都足以让他们如临大敌。
轿车缓缓停在藏经阁门前,守卫们的神经顿时绷紧。
就在守卫们的手即将扣动扳机保险时,有人认出了驾驶座上下来的林凯,紧绷的神色瞬间缓和了大半,握着枪的手也缓缓松开,但依旧保持着戒备姿态,目光在随后出现的温羽凡三人身上来回打量。
林凯熟门熟路地走上前,对着为首的守卫点头示意。
那守卫是洪门的老成员,与林凯相熟已久,立刻热络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凯子,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是奉了大当家的吩咐办事?”
“没错,”林凯侧身让出身后的温羽凡,语气躬敬,“大当家特意吩咐,让我带温羽凡先生来见魏长老,还请通报一声。”
守卫闻言,目光再次落在温羽凡空洞的眼窝上,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却也没多问,只是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