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于皇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不仅精心挑选大儒入京师担任皇子的教授,而且将亲自撰写的《御制尚书·洪范注》,作为皇子的辅助教材。
朱雄英上辈子接受过系统教育,不想再把时间浪费在经义的学习上。
朱雄英就算学究天人,也不可能去考状元。
按照朱元璋的教育方式,已经教出来一个“多行仁义”的朱标。
朱雄英还这么教,只能教出下一个朱标。
朱雄英也是没想到,他还没有来得及提出这个问题,马皇后倒是先给了朱雄英一张时刻表。
时刻表不仅详细注明了朱雄英每天的作息时间,而且连每一时段要做什么事也写得清清楚楚。
卯时三刻起,六刻前往乾清宫问安,七刻前往坤宁宫,辰正前往春和宫,甚至还详细标注了,朔望无需前往乾清宫。
朔望日朱元璋住坤宁宫,去乾清宫也见不到人。
上午在文华堂上课,午饭在春和宫吃。
下午的时间也是授课,但是没标注授课地点。
经马皇后提醒,朱雄英才把时刻表翻过来。
果然,背面是科目表。
你们还挺节约啊!
看完科目表,朱雄英顿时眼前一黑。
感情朱雄英不仅要学经义,而且还要学礼仪、乐器、射箭、骑术、书法、数学,甚至连选修课(棋艺、茶艺)都有。
朱雄英才8岁。
再过两年,朱雄英还要学山川地理,学文韬武略,学文武制衡,学士农工商,要学的还多着呢。
这——
这是又重回高三了吗?
虽然朱雄英上辈子工作后,无数次梦回高三。
真让朱雄英回高三,朱雄英多半是坚持不下来的。
骑马射箭朱雄英还是很愿意学的。
如果朱元璋真的会大洪拳,朱雄英也不介意学一下。
乐器是什么鬼!
轻飘飘一页纸,朱雄英却感觉重如千钧。
“雄英,既然生于帝王之家,就要能人所不能,否则你皇祖父和你父王,以后怎么能放心把江山交给你呢?”
马皇后担心朱雄英有抵触。
“皇祖母,我晓得。”
朱雄英并不顽固。
咱们走着瞧。
接受过21世纪系统知识培训的大学生,要是被你们拿捏,那也太可笑了。
21世纪那种知识大爆炸的年代,普通人每天接受的信息,相当于前人一年。
别的且不说。
单数学这一门,明帝国就没有人能教得了朱雄英。
“如此甚好!”
马皇后此时并不知道,她即将面对一个什么样的妖孽。
清晨,卯正。
朱雄英洗漱完毕,带着常森和李芳英去乾清宫。
“殿下,陛下尚在安寝,殿下且自便。”
宋利不让朱雄英进乾清宫。
换成朱标,多半磕个头就走了。
朱雄英瞬间来劲。
“陛下乃一国之主,需勤奋政事,鞠躬尽瘁,怎么能这时候还没起床呢?”
朱雄英大发雷霆。
“殿下息怒,莫要惊扰了万岁爷——”
宋利头都要炸了,小爷您这是要闹哪样。
卯时一刻。
朱元璋睡眼惺忪,看着朱雄英,表情颇为不善。
“雄英叩问皇祖父圣主恭安——”
朱雄英老老实实见礼。
“朕安——”
朱元璋话说一半,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眼泪都出来了,多半昨夜操劳过甚。
“等等,你来的太早了吧?”
朱元璋突然意识到不对。
“皇祖父乃天下共主,怎么能睡到日上三竿还不起床呢?”
朱雄英痛心疾首。
朱元璋看看外面的天色,勃然大怒:“滚!”
朱雄英屁滚尿流。
“英,这样不好吧——”
常森担心朱雄英这样熊下去,等不及长大成人,就人头落地了。
“呵!不让我睡觉,这诺大皇宫,谁都别想睡!”
朱雄英肆无忌惮,我8岁我怕谁。
连续三天,朱雄英一天比一天早。
朱元璋和朱标终于受不了,齐齐来到坤宁宫,要求马皇后加强对朱雄英的教育。
“先不要说早晚,这道算术题,你们可会解?”
马皇后面前的书案上,堆满了稿纸。
“什么题?”
朱元璋和朱标两脸懵逼。
题目其实很简单,经典的进水管和排水管。
朱雄英为提高难度又增加了变量,即进水和出水并非恒定,而是会随着时间推移增加和减少。
朱标算了半天,越算越糊涂,愤而掷笔于案,大声质问道:“进就进,出就出,怎么能一会大一会小呢?”
朱元璋皱眉苦思,若有所悟。
这不是进多少水出多少水的问题,明明问的是帝国的收入和支出。
“嘶——”
朱元璋倒抽一口凉气,不想李希颜居然如此